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李贯之郎中·其一》
《挽李贯之郎中·其一》全文
宋 / 洪咨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刚大平生气,诚明问学功。

不为官所饵,宁以道而穷。

论事冯唐力,忧时贾谊忠。

朝阳无此凤,何止哭江东。

(0)
注释
刚大:刚直不阿,大气磅礴。
诚明:真诚明智。
官所饵:官场的诱惑。
道而穷:坚守道义至困穷。
冯唐力:冯唐般敢于直言。
贾谊忠:贾谊一样的忠诚。
朝阳:比喻盛世或美好的时代。
凤:象征贤能的人才。
江东:借指东吴地区,此处可能暗指国家或地方。
翻译
他充满刚正之气,追求真诚明智的学问。
他不被官位所诱惑,宁愿坚守道义至困穷。
他有冯唐般的直言勇气,像贾谊一样忧虑时局忠诚无私。
在这样的朝阳下,没有这样的贤凤,何止是为江东之悲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悼念已故的李贯之郎中的挽诗。诗中表达了对李贯之高尚人格和学问的敬仰。"刚大平生气"赞扬了他刚正不阿的气概,"诚明问学功"则肯定了他的诚实明智和深厚的学问。接着,诗人称赞他不为官场诱惑所动,坚守道义,"不为官所饵,宁以道而穷",显示出他的高尚情操。"论事冯唐力,忧时贾谊忠"借冯唐敢于直言和贾谊忠诚忧国的典故,进一步描绘了李贯之的勇敢和责任感。最后,诗人感叹如李贯之一样的贤才在当时并不多见,"朝阳无此凤,何止哭江东",表达了对人才凋零的哀叹和对李贯之逝去的深深惋惜。整首诗情感真挚,对逝者的评价既高且深。

作者介绍
洪咨夔

洪咨夔
朝代:宋   字:舜俞   号:平斋   籍贯:汉族   生辰:1176~1236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猜你喜欢

癸酉三月二十五日至剡溪旅舍观曹梦良题壁有撩我思家第一篇之句仆离家半月亦未尝作诗因次其韵

客舍那堪闻杜鹃,梦魂惊断竟无眠。

定知此境撩乡思,我亦曾非第二篇。

(0)

九日把酒十九人和诗者数人而已今已后期不复追索许以来年九日还用前韵发一笑

劝君须饮文字酒,劝君耕耨心中亩。

饮非文字犹聚蚊,心田不耕棘生口。

登高佳节岂易得,况此相逢皆胜友。

谈倾坐上冰玉清,兴生笔下波涛吼。

我亦逢场聊戏剧,韵语殊非三昧手。

试投瓦砾已成堆,辱报骊珠未盈斗。

和之者寡岂阳春,高才料耻居王后。

嗟我穷愁无以遣,酒债诗篇行处有。

与兹饮会类平原,逃我诗盟几高厚。

如今并许隔年还,直须日月逢重九。

(0)

夏伯虎赠双鲤

知我山间久食蔬,遥分七十二鳞鱼。

不妨时遣长须至,要得频看尺素书。

(0)

仰先生挽词

诸生衮衮登科第,造物苦公深可怜。

身到蟾宫都几日,名书鬼录已经年。

数同子厚无如命,才似韩公合在天。

慎水诸生哭相向,筑场无计愧前贤。

(0)

瑞岩夜闻声有感

苍宫环合碧崔嵬,风动空山隐转雷。

逸响已随天籁发,馀音犹和玉琴哀。

夜阑谁辨龙蛇势,岁久俱为栋柱材。

拟欲寻声问卢老,耳根清净了无猜。

(0)

送王检讨年丈以足疾辞归天台·其二

天台真人分天章,曾为诗翁扫秕糠。

公过故山忽呼出,物从众昧视荒荒。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