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闻京师义和团事感赋·其一》
《初闻京师义和团事感赋·其一》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无端桴鼓扰京师,犹记昌陵鼎盛时。

今日黄天传角道,非徒赤子弄潢池。

冠缨且教宫人战,绣镼还充司隶仪。

昼夜金吾曾不禁,未知盗首定何谁?

(0)
鉴赏

这首诗《初闻京师义和团事感赋(其一)》由晚清诗人黄遵宪创作,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事件的深切感慨。诗中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深沉思考。

首句“无端桴鼓扰京师”,开篇即以“桴鼓”象征战争的喧嚣,突显了京城遭受扰乱的景象,暗含对社会动荡不安的忧虑。接着,“犹记昌陵鼎盛时”一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过去国家的繁荣与当前的混乱进行对照,表达了对往昔盛世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

“今日黄天传角道,非徒赤子弄潢池”两句,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矛盾的尖锐性。黄天传角道,可能指某种信号或征兆,暗示着时代的变迁;“非徒赤子弄潢池”则形象地描绘了百姓在动荡中挣扎的情景,暗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不公。

“冠缨且教宫人战,绣镼还充司隶仪”两句,通过宫廷与民间的对比,展现了权力与秩序的失衡。冠缨代表贵族阶层,宫人战可能象征着他们参与到了保卫国家的行动中;绣镼与司隶仪则可能涉及地方官员的角色,暗示了地方治理的混乱。

最后,“昼夜金吾曾不禁,未知盗首定何谁?”两句表达了对社会治安的担忧,以及对盗贼首领身份的疑问,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秩序崩溃的深切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忧虑,同时也体现了晚清时期社会变革与动荡的复杂性。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春日登眺游宝胜诸寺且观名画

护法俨神龙,诸天拥梵宫。

楼台春日丽,海岳画图雄。

浦树重重绿,园花灼灼红。

微风吹细雨,只在夕阳中。

(0)

莫莫堂新竹

僻寂漏茅屋,萧梢新竹枝。

径迷人不到,荫密鸟还知。

绿色葱葱换,薰风细细吹。

即看柯叶老,不受岁寒欺。

(0)

亦爱轩

漆园游濠梁,得意鯈鱼乐。

渊明爱吾庐,感彼众鸟托。

两贤俱达道,妙处要商略。

夫子谁与归,潜也如可作。

柴桑久无人,兹道竟寥落。

颇能诵其诗,尚友亦不恶。

世路多艰险,君轩可槃礴。

但恐君出游,萧朱绶若若。

(0)

有怀觉范上人

道人心与貌俱古,哦诗不复效等伍。

清疑仙掌露华坠,新似秋空玉钩吐。

要将馀事付风骚,已悟玄机窥佛祖。

泐潭老子乳于菟,果在丛林啸风雨。

何当埽室祗树园,夜看金盆听软语。

我虽不是庞德公,懒驾柴车入城府。

公如归结白莲社,留我山边一廛许。

(0)

婺源祁门二令母年八十求为保官注家便阙慨然慕之作诗二首自悼·其一

庭闱无复荐芳膻,乌鸟哀情每泫然。

游子但吟春草句,门人欲废蓼莪篇。

风枝数效皋鱼泣,水菽难攀子路贤。

空羡邻封二佳令,儿啼八十寿亲前。

(0)

致政朝奉亲家丁公挽歌词二首·其二

贯籍明光殿,颐神通德门。

庆源来化鹤,高隐谢惊猿。

冕绂承前范,箕裘付后昆。

论婚情义重,祖载独伤魂。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