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兰桡蓦口鞭,大洋海底火烧天。
父南子北家何许,风满长空月满船。
一下兰桡蓦口鞭,大洋海底火烧天。
父南子北家何许,风满长空月满船。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元聪所作的《颂古八首》中的第三首。诗人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出海航行的画面。"一下兰桡蓦口鞭",形象地写出船只扬帆启程,犹如一枝兰花的桨突然挥动,疾速前行,"蓦口鞭"则传达出力量和决心。"大洋海底火烧天",运用夸张手法,形容波涛汹涌,仿佛海面燃烧着熊熊烈火,展现了大海的壮阔与神秘。
接下来两句"父南子北家何许,风满长空月满船"则转向了对家人的思念和旅途的孤寂。"父南子北"暗示家人分隔两地,不知何处,而诗人独自在海上,只有风声、月色陪伴,表达了漂泊者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深深挂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航海的场景,寓言式地表达了人生的离别与追寻,情感深沉,意境开阔。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