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壑风生万竹啼,清秋摇落怨凄凄。
疏丛頫仰浑无定,鸣凤来时不得栖。
翠壑风生万竹啼,清秋摇落怨凄凄。
疏丛頫仰浑无定,鸣凤来时不得栖。
这首诗描绘了竹林在秋风中摇曳的情景,充满了凄凉与哀怨的氛围。诗人以“翠壑风生万竹啼”开篇,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却又略显寂寥的自然景象之中。翠绿的山壑间,风吹过万竿翠竹,仿佛竹子也在风中低吟,发出阵阵哀鸣。这不仅是一种自然界的声响,更蕴含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接着,“清秋摇落怨凄凄”一句,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哀怨的情绪。秋天的清冷与万物凋零的景象,让诗人不禁生出一种深深的哀愁。这里的“摇落”不仅仅是自然界的物象变化,也是诗人情感的外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疏丛頫仰浑无定,鸣凤来时不得栖”则通过竹林的动态描绘,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深度。竹林中的竹子或俯或仰,似乎没有一个固定的状态,这既是自然界的真实写照,也暗喻了人生道路的曲折和不确定性。而“鸣凤来时不得栖”,则以凤凰这一象征吉祥、高洁的鸟儿,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安身之所,进一步强化了主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难以寻觅、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差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林秋风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以及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