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高士王宾》
《咏高士王宾》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古风

至人能婴儿,嬉戏存天真。

长为浑沌宗,弃智如埃尘。

直木必先伐,甘泉必先湮。

于世吾何求,聊为葛天民。

朝饥采松柏,暮寒栖草茵。

抗节终不回,汤武非吾君。

毁我白玉颜,裂我华阳巾。

遥遥狂接舆,相携共沉沦。

(0)
鉴赏

这首诗《咏高士王宾》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高士王宾的超凡脱俗形象,展现了其对世俗智慧的摒弃和对自然真我的追求。

首句“至人能婴儿,嬉戏存天真”以“至人”比喻王宾,指出他如同婴儿般纯真无邪,保持着内心的纯洁与快乐。接着“长为浑沌宗,弃智如埃尘”进一步强调王宾对智慧的超越,他将世俗的智巧视为微不足道的尘埃,选择回归混沌未分的状态,即保持原始的纯真与自然。

“直木必先伐,甘泉必先湮”运用了类比手法,暗示那些过于显眼或具有特殊才能的人往往首先受到打击或遭遇困境,而王宾则选择了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接下来的“于世吾何求,聊为葛天民”表明王宾在世间并无过多的欲望,他只是像古代神话中的葛天氏一样,过着简单自由的生活。

“朝饥采松柏,暮寒栖草茵”描绘了王宾日常生活的简朴与自然,他以采集松柏果为食,夜晚则栖息在草丛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这不仅体现了他对物质的淡泊,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环境的亲近与尊重。

“抗节终不回,汤武非吾君”表达出王宾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即使面对强权也不愿妥协,他心目中的理想君主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英雄帝王,而是能够理解并尊重他的精神追求的人。

最后,“毁我白玉颜,裂我华阳巾”可能象征着外界对王宾独特生活方式的不理解和攻击,但他并未因此改变自己。“遥遥狂接舆,相携共沉沦”则以古代楚国狂人接舆的故事,比喻王宾与同样特立独行之人的相伴,共同在世俗的洪流中保持自我,寻找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王宾这一高士形象的超然与独立,以及他对真我追求的执着。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山居四首·其四

负日自然扪虱,看山不觉成诗。

快暖啼禽归去,受风林影参差。

(0)

履道见和复答之十首·其三

曾约还康山,披蓑共春锄。

东林缚我屋,西崦置子庐。

(0)

粹中自郴江莹中与南归时余在龙山容泯斋为诵唐诗入郭随缘住思山破夏归之句为韵十首·其三

希夷登岳顶,与子相追随。

天风落笑语,想见对谈时。

(0)

偶书寂音堂壁三首·其三

霜须瘴面老垂垂,瘦搭诗肩古佛依。

灭迹尚嫌身是累,此生永与世相违。

残经倦读闲凭几,幽鸟独闻常掩扉。

寝处法华安乐行,荡除五十二年非。

(0)

次韵信民教授谢无逸游南湖

春游每觉客愁消,最爱晴湖涨柳桥。

鸭绿皱寒初拍岸,鹅黄照影自垂条。

恼人风物今如许,著意春光已不撩。

但得与君同一醉,何辞日日作诗招。

(0)

世英梅轩

平生忠孝两难忘,乞得邻州近故乡。

清白夜晴千里月,肃严秋迥一天霜。

数行径彻临清晓,半印香消倚夕阳。

记取东轩谈笑处,庭梅他日似甘棠。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