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星谪下桐江湄,傲睨烟雨何年归。
空遗清气满林壑,草木不受春风肥。
我来维舟奠椒醑,薜荔祠荒泣山鬼。
乱峰欲雪江气严,老蜃吹云日色死。
白水真人御绛衣,勋臣四七攀鳞飞。
冥鸿遐举不可致,天地浩荡容渔矶。
季年熏貂成党狱,阿瞒朵鼎终瑟缩。
东都节义何为高,七尺之台一竿竹。
客星谪下桐江湄,傲睨烟雨何年归。
空遗清气满林壑,草木不受春风肥。
我来维舟奠椒醑,薜荔祠荒泣山鬼。
乱峰欲雪江气严,老蜃吹云日色死。
白水真人御绛衣,勋臣四七攀鳞飞。
冥鸿遐举不可致,天地浩荡容渔矶。
季年熏貂成党狱,阿瞒朵鼎终瑟缩。
东都节义何为高,七尺之台一竿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所作的《谒严子陵祠》,以访严子陵祠为背景,表达了对隐士高洁品格的敬仰以及对时局的感慨。首句“客星谪下桐江湄”将严子陵比作贬谪的仙人,寓含其超凡脱俗的形象。接下来的“傲睨烟雨何年归”描绘了严子陵不问世事、归隐山林的决心。
“空遗清气满林壑,草木不受春风肥”赞美严子陵的遗风余韵,即使在荒芜的环境中,他的精神犹存,不受世俗繁华所动。诗人在此地凭吊,献祭椒醑,表达敬意,“薜荔祠荒泣山鬼”则渲染出祠堂的荒凉和山鬼的哀泣,增添了神秘与哀伤的气氛。
“乱峰欲雪江气严,老蜃吹云日色死”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烘托出祠堂所在环境的冷峻与严酷,暗示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随后的“白水真人御绛衣”借“白水真人”象征严子陵的仙道身份,而“勋臣四七攀鳞飞”则暗指权贵们的争斗。
最后,诗人感叹“冥鸿遐举不可致”,意指严子陵的高尚品德难以企及,而“天地浩荡容渔矶”则寓言世间仍有容身之处,如渔人之矶。然而,“季年熏貂成党狱”揭示了朝政的腐败,严子陵的节义在现实中显得尤为珍贵。“阿瞒朵鼎终瑟缩”讽刺当权者的胆怯,而“东都节义何为高”则质问为何这种节义在东都(洛阳)已不再被推崇。
整首诗以严子陵祠为载体,通过描绘其环境和历史,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追慕,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