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丘阻沧波,瑶木盖云崖。
阴林陨珠实,白鹄连翩飞。
仙者五六人,羡门与安期。
晞发洞房阿,石室清逶迤。
我行入名山,彷佛倏见之。
陵风歘猋举,何时复来归。
三丘阻沧波,瑶木盖云崖。
阴林陨珠实,白鹄连翩飞。
仙者五六人,羡门与安期。
晞发洞房阿,石室清逶迤。
我行入名山,彷佛倏见之。
陵风歘猋举,何时复来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充满了神秘与浪漫的气息。诗人以“三丘阻沧波,瑶木盖云崖”开篇,用“三丘”和“瑶木”构建了一个远离尘世的奇幻世界,波涛汹涌的大海与高耸入云的树木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接着,“阴林陨珠实,白鹄连翩飞”两句,通过描述阴森密林中掉落的珍贵果实和群飞的白鹄,进一步渲染了这处仙境的神秘与生机。白鹄的飞翔不仅增添了动态美,也暗示着自由与灵性的存在。
“仙者五六人,羡门与安期”则点出了仙人的存在,他们与古代著名的仙人如羡门高子、安期生等并列,增加了故事的神话色彩,让人联想到仙界的生活与智慧。
“晞发洞房阿,石室清逶迤”描绘了仙人们在洞府中沐浴阳光、居住在清幽的石室中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
最后,“我行入名山,彷佛倏见之。陵风歘猋举,何时复来归”表达了诗人对这一仙境的向往与渴望,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与期待,期盼着未来能再次回到这片神秘之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学思考的仙境世界,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奥秘的探索。
汉虏未和亲,忧国不忧身。
握手河梁上,穷涯北海滨。
据鞍独怀古,慷慨感良臣。
历览多旧迹,风日惨愁人。
荒塞空千里,孤城绝四邻。
树寒偏易古,草衰恒不春。
交河明月夜,阴山苦雾辰。
雁飞南入汉,水流西咽秦。
风霜久行役,河朔备艰辛。
薄暮边声起,空飞胡骑尘。
无情流水多情客,劝我如曾识。杯行到手休辞却,这公道难得。曲水池上,小字更书年月。还对茂林修竹,似永和节。
纤纤素手如霜雪,笑把秋花插。尊前莫怪歌声咽,又还是轻别。此去翱翔,遍赏玉堂金阙。欲问再来何岁,应有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