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叹卞和犹抱玉,勿嘲扬雄未丹毂。
由来识拔须待时,阨穷不是男儿辱。
相逢相别竟匆匆,赖有好诗藏敝簏。
居然成诵想英标,杀马无因愧持禄。
还家青镜览形容,鞍上岂徒消髀肉。
故人要我泛西湖,万顷瀰漫浸天渌。
坐中寂寞欠车公,只应冒雪歌黄竹。
从今尘榻扫南窗,日俟高车起耕牧。
悬知乐事与众分,把盏追论灯下菊。
勿叹卞和犹抱玉,勿嘲扬雄未丹毂。
由来识拔须待时,阨穷不是男儿辱。
相逢相别竟匆匆,赖有好诗藏敝簏。
居然成诵想英标,杀马无因愧持禄。
还家青镜览形容,鞍上岂徒消髀肉。
故人要我泛西湖,万顷瀰漫浸天渌。
坐中寂寞欠车公,只应冒雪歌黄竹。
从今尘榻扫南窗,日俟高车起耕牧。
悬知乐事与众分,把盏追论灯下菊。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邹浩所作的《范仲成约非晚过颍昌留数日因邓兵还追用前韵寄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友情、时光流逝以及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
首句“勿叹卞和犹抱玉,勿嘲扬雄未丹毂”以古代文人卞和和扬雄的故事为引子,暗喻了才华横溢却遭遇不公或不得志的情况,提醒人们不应轻易对怀才不遇者表示同情或嘲笑,而应理解其背后的努力与坚持。
“由来识拔须待时,阨穷不是男儿辱”进一步强调了时机的重要性,指出在逆境中不应自视低微,而是要保持尊严,等待时机的到来。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
接下来,“相逢相别竟匆匆,赖有好诗藏敝簏”描绘了相聚与离别的短暂与珍贵,通过“好诗”这一载体,将情感与记忆长久保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居然成诵想英标,杀马无因愧持禄”则通过想象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坚守原则、不为功名利禄所动的高尚情操的赞美。
“还家青镜览形容,鞍上岂徒消髀肉”暗示了诗人对归乡后生活状态的反思,以及对过去岁月的回忆,既有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也包含了对自身变化的感慨。
“故人要我泛西湖,万顷瀰漫浸天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湖光山色图景,预示着与老友重聚的美好时刻,充满了期待与喜悦。
“坐中寂寞欠车公,只应冒雪歌黄竹”则通过描述宴会中的情景,表达了对缺失某些重要人物的遗憾,同时也暗示了在特定情境下的特殊活动,如冒雪吟唱《黄竹》这样的传统习俗。
最后,“从今尘榻扫南窗,日俟高车起耕牧”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规划与期待,希望在宁静的生活中迎接来访的贵客,同时也有回归田园生活的愿望。
“悬知乐事与众分,把盏追论灯下菊”则以对未来聚会的憧憬结束,预示了与朋友共享欢乐时光的场景,强调了友情与共同经历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情、时间、理想与现实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世界,语言优美,寓意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长安侠少年,生来气如虎。
动即散千金,不曾轻一顾。
每恨生末俗,古人不我遇。
遨游燕赵中,独携寸心去。
大儿孔文举,少儿杨德祖。
得意一言间,七尺为君许。
长嫌礼法士,局促难与语。
岸然向世人,生乃与君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