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侠少年,生来气如虎。
动即散千金,不曾轻一顾。
每恨生末俗,古人不我遇。
遨游燕赵中,独携寸心去。
大儿孔文举,少儿杨德祖。
得意一言间,七尺为君许。
长嫌礼法士,局促难与语。
岸然向世人,生乃与君伍。
长安侠少年,生来气如虎。
动即散千金,不曾轻一顾。
每恨生末俗,古人不我遇。
遨游燕赵中,独携寸心去。
大儿孔文举,少儿杨德祖。
得意一言间,七尺为君许。
长嫌礼法士,局促难与语。
岸然向世人,生乃与君伍。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豪迈不羁的少年形象,他生于长安,气宇轩昂,行事慷慨大方,不吝金钱,对人却从不轻易示好。他对当下的社会风气感到不满,渴望遇见像古人那样的知音。他游历于燕赵之地,独自带着一颗赤诚之心前行。
诗中提到的“大儿孔文举,少儿杨德祖”,可能是指他所仰慕的两位历史上的才子,孔融和杨修,暗示了这位少年渴望在言语间就能得到认可,甚至愿意以身相许。他对于那些拘泥于礼法的士人感到厌烦,认为他们难以成为真正的伴侣。最后,他以坚定的姿态面对世人,表示自己将与真正理解他的人为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位少年的形象,反映了作者对于理想知己的渴望,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