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山假尉怀初识,祖印依僧忆屡过。
看镜余今叹斑白,束书君亦尚奔波。
肯因艇子俱归否,扪此空囊奈若何。
好并千岩学诗去,侯门弹铗为悲歌。
铅山假尉怀初识,祖印依僧忆屡过。
看镜余今叹斑白,束书君亦尚奔波。
肯因艇子俱归否,扪此空囊奈若何。
好并千岩学诗去,侯门弹铗为悲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作品,题为《邂逅徐应卿于都下要之同归不可索诗因作》。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徐应卿在铅山初次相识后,回忆起多次相聚的情景。诗人感叹自己镜中的斑白,暗示岁月流逝,而徐应卿仍在忙碌奔波。他们曾有共乘小舟归隐的期望,但现在囊中羞涩,无法实现。最后,诗人建议他们一同到风景优美的地方研习诗歌,即使身处侯门,也要像孟尝君门客那样,以诗酒为乐,表达人生的感慨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寓含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