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寿旋庵都寺六十》
《寿旋庵都寺六十》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百岁是人皆草草,惟君六十事堪称。

尽将私橐成丛席,结束孤心礼上乘。

月照夜涛秋叶静,潮归杰阁海门平。

铺成白玉黄金地,不与燕然共勒铭。

(0)
鉴赏

这首诗以“寿旋庵都寺六十”为主题,由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诗中通过对比和描绘,展现了对寿旋庵都寺六十岁高僧的赞美与敬仰。

首句“百岁是人皆草草”,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人生百岁的短暂与平凡,随后点出“惟君六十事堪称”,强调了这位六十岁的高僧与众不同,其生活与修为值得称颂。接下来,“尽将私橐成丛席,结束孤心礼上乘”两句,生动描绘了高僧无私奉献、一心向佛的形象,他将自己的财物化为僧侣的日常用品,以孤高的心灵恭敬地遵循佛教教义。

“月照夜涛秋叶静,潮归杰阁海门平”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也象征着高僧内心的平静与智慧。月光洒在波涛之上,秋叶在静谧中轻轻摇曳,潮水回归宏伟的佛塔,海面恢复平静,这些景象寓意着高僧修行的成果与境界。

最后,“铺成白玉黄金地,不与燕然共勒铭”两句,进一步赞扬了高僧的功德与成就。他如同铺设了白玉黄金般辉煌的道路,但并不寻求世人或历史的铭记,体现了高僧淡泊名利、追求内心清净的高尚品质。整首诗通过对高僧生活的细腻描绘和精神境界的深刻揭示,表达了对他的崇高敬意和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澎湖吊古歌

河山半壁足千古,海上孱王留片土。

三十六屿邸苑开,蛎滩咫尺生风雨。

忆昔千艘金厦来,七年监国胡为哉。

将军骑鲸去不返,空令赋手歌大哀。

扁舟块肉今已矣,大难孤注称天子。

自古蛟龙失水愁,岂知燕雀处堂喜。

一封降表落中原,萧萧椰竹谁招魂。

丁字门前挂明月,忽闻岙树啼饥猿。

同时更有五妃泣,桂子山荒断碑立。

玉鱼寂寞尚人閒,西流一角看日入。

吁嗟乎,田横穿冢五百人,至今绝岛争嶙峋。

桑田三浅无复道,付与渔郎来问津。

(0)

盂兰竹枝词·其九

有饛飧簋酒盈尊,享祀无须待子孙。

好事解囊多信士,自家曾否报亲恩。

(0)

盂兰竹枝词·其三

遍召群神到海东,不知香火普天同。

灵旗来往当神速,未必停洋待顺风。

(0)

太古巢即事·其二

白云为我锁紫扉,俗客不来苔藓肥。

露煮春茶将叶扫,风吹诗草并花飞。

(0)

奉和实甫观察原韵·其三

赤嵌孤岛萃狼烽,仁轨天生间气钟。

毗舍耶山开一局,婆娑洋海隔双重。

残山剩水呼仓葛,晚岁寒天见老松。

竟使葫芦依旧样,紫桥尚有黑旗纵。

(0)

题富春山水画册·其一

诗情画意有无间,如此烟波数往还。

记得画眉声里过,一船青载富春山。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