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留人阻去程,扶衰上冢过清明。
百家瀼里犹掀簸,那得江神不世情。
风雨留人阻去程,扶衰上冢过清明。
百家瀼里犹掀簸,那得江神不世情。
这首宋朝诗人胡峄的《过百家瀼》以清明时节为背景,描绘了风雨中行人的无奈与对故人的怀念之情。
首句“风雨留人阻去程”,开篇即点明了风雨阻碍前行的情景,形象地展现了自然之力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可能有重要的事或情感寄托需要前往,却被风雨所阻。
次句“扶衰上冢过清明”,描述了诗人年老体衰,却在清明时节坚持前往坟墓祭扫的情景。这里的“扶衰”不仅指身体的衰老,也包含了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和对传统节日的尊重。
第三句“百家瀼里犹掀簸”,转而描写途中的景象。百家瀼,可能是指一片村庄或水边的聚落,这里通过“掀簸”一词,生动地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热闹与繁忙,与前文的风雨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即便在艰难的旅途中,仍能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与希望。
最后一句“那得江神不世情”,表达了诗人对江神的感激之情。在古代文化中,江神往往被赋予保护舟行、赐福人间的角色。此句意为,既然江神能够庇佑舟行,那么对于在风雨中艰难前行的行人,江神也应该有其特殊的关怀与情义。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生命中不可预知的困难与挑战的一种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困境时的坚韧与温情,以及对传统节日和故人深深的怀念与敬重。
今日复何日,美难良具并。
吴僮垂手态,越女遏云声。
愉者意气扬,悲者慷慨增。
听音非宫商,所贵能移情。
况引逸爵飞,翠釜行侯鲭。
好乐莫孤时,蟋蟀尚未鸣。
麻姑倩搔背,奚虑王方平。
昔君湖上来,子规啼满树。
今君从此去,溪流益奔布。
叆叆阴云中,群叫一如故。
密叶暗不见,林花自纷雨。
凄然惊客耳,想当为其住。
十日入山城,城北多野趣。
去冬历枯涸,兹复改秾煦。
出挹清明界,重寻旧游路。
湖鸭喧萍沚,园鸠快宿澍。
石亭堪止息,幽赏会来助。
遥念北山下,猿鹤有孤寓。
夜月对常好,还轨骤难遽。
作诗怀之子,因风以将附。
铜之寿者三代遗,宣和博古曾辨之。
是时设有脩内司,官汝均定精为瓷。
火父水母相济资,因成器用樽瓶罍。
何来臂搁制雅宜,色古质朴非新奇。
兼绝髻垦薜暴疵,瘦金健笔凭尔为。
未闻贵重等夏彝,金坚土脆阅岁时。
敦卣富有似此希,物以少贵固如斯,名以久彰更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