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答晁以道见赠二首·其一》
《次韵答晁以道见赠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骨髓缄藏万古谋,畔牢愁思不禁秋。

常怜屈宋鸣中古,不遇丘轲放一头。

文赋东坡推典丽,简书西路失归休。

看公议论方游夏,岂数苏州与柳州。

(0)
翻译
骨髓深藏无尽智谋,囚禁的心中愁绪难禁秋天的萧瑟。
常常怀念屈原和宋玉在古代的悲鸣,如果能像他们那样不受束缚该多好。
苏轼推崇东坡的文章典雅华丽,西行的路上失去了回归的安宁。
看他评论时事如同孔子和子夏般博学,数一数,只有苏州和柳州能比肩。
注释
骨髓:比喻内心深处的思想或智慧。
畔牢:比喻囚禁或困境。
屈宋:指屈原和宋玉,两位古代文学家。
丘轲:指孔子和孟子,两位古代儒家大师。
文赋:指文章的风格或体裁。
东坡:指苏轼,北宋文学家。
简书:古代的文书或信件。
西路:可能指苏轼西行的路途。
游夏:孔子的学生子游和子夏,以学问渊博著称。
数:比较,列举。
苏州:中国古代文化名城。
柳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有文学成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籀的《次韵答晁以道见赠二首(其一)》。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和感慨,表达了对前贤才情的敬仰以及对自己才华的自信。首句“骨髓缄藏万古谋”暗示了深厚的思想底蕴,而“畔牢愁思不禁秋”则流露出囚禁或不得志时的忧郁情绪。接着,诗人提到屈原和宋玉,赞扬他们的才华在古代得以共鸣,但遗憾的是未能得到像孔子、孟子那样的伯乐赏识。

“文赋东坡推典丽”提及苏轼推崇华丽的文风,暗示自己也有类似的文学造诣。然而,“简书西路失归休”又透露出一种失落感,可能暗指仕途上的挫折。最后两句“看公议论方游夏,岂数苏州与柳州”,诗人将自己比作战国时期的大儒游夏,认为自己的见解和才华堪比唐代的柳宗元,强调了自己的学术地位和见解独到之处。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身才情的自许,又有对历史际遇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文学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苏籀
朝代:宋

(1091—?)眉州眉山人,字仲滋。苏迟子。事亲孝,仅十余岁,侍祖辙于颍昌九年,未尝去侧。以祖荫官陕州仪曹,历太府监丞、将作监丞。请祠归,卒年七十余。以文学见知于晁说之、洪炎等人。有《栾城遗言》、《双溪集》。
猜你喜欢

除夕

夜深官烛照无寐,一岁尘劳愧寝兴。

风幔馀寒落衾枕,瓦沟残雪照春灯。

江湖满地看年齿,车马朝天区殷輘。

羁羽沉鳞说京国,梦中归雁在云层。

(0)

和外舅剪花之作

长吏风流初著手,诗人欣赏两操心。

剔搜一叶教无隐,蒙密逾宵禁更侵。

西子贵时愁傅粉,丽姬嫁后悔沾襟。

时来得意还如此,那记墙根草露深。

(0)

节庵来江南久不见作长句代简并讯叔峤三丈

街头大雪一尺馀,相思不见不怨渠。

先生东门种茹藘,悠然不异山中居。

忧时百年弗一摅,却缘病起心眼舒。

行将徙宅通明车,载来家具一半书。

可许借读资抄胥,南村舍人复何如,西山载酒宁忘诸。

(0)

登太和山天柱峰

策杖陟峰顶,羽人启金扃。

冥心观元化,彷佛见岳灵。

历历指九区,苍苍辩四溟。

陵谷若波涛,微茫讵可形。

群动争飞奔,大运无留停。

仰视浮云征,空虚安可升。

眇焉此浮骸,何堪为列星。

愿留不死乡,炼骨引熊经。

(0)

再送俞山人游黄冈兼讯袁郡丞

昔别在何处,今看白发新。

无钱愁滞客,多术耻谋身。

锦瑟悲燕士,幽兰忆楚臣。

相思有书扎,时寄草堂人。

(0)

别友归山中

杖挑一束青囊书,走向山中觅云蕨。

何处幽人深忆君,白猿霞外啸萝月。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