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邹彦明》
《挽邹彦明》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野渡无冰涉,荒民不木饥。

桥横侍郎记,墓立舍人碑。

自古谁无死,何人没后思。

淙淙富川水,便是挽歌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ǎnzōuyànmíng
sòng / yángwàn

bīngshèhuāngmín

qiáohéngshìlángshèrénbēi

shuí
rénméihòu

cóngcóngchuānshuǐ便biànshìwǎn

翻译
野外的渡口没有结冰,荒凉之地的百姓也不再挨饿。
桥上还留有侍郎的印记,墓前竖立着舍人的碑铭。
自古以来谁能不死,又有谁死后被人长久怀念。
流水潺潺的富川河水,仿佛就是挽歌的旋律。
注释
野渡:荒僻无人的渡口。
无冰:没有结冰。
涉:涉水过河。
荒民:荒凉地区的人民。
不木饥:不再饥饿。
桥横:桥上有残留的痕迹。
侍郎:古代官职,地位较高。
记:标记或遗迹。
墓立:墓碑树立。
舍人:古代官职,侍奉官员的人。
自古:从古至今。
谁无死:没有人能避免死亡。
何人:谁。
没后思:死后被怀念。
淙淙:形容流水声。
富川水:富川的河水。
挽歌词:哀悼逝者的歌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的山水景象和古桥、墓碑等历史遗迹,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的一种哀思。开篇“野渡无冰涉,荒民不木饥”两句,写出了一个自然景观与人文状况相结合的画面,其中“野渡”指的是乡间的小桥,“无冰涉”显示出季节可能是春或秋,河水已经解冻,可以直接涉过;“荒民”则意味着当地的居民生活贫困,“不木饥”可能暗示他们即使在艰难中也保持着生计。

接下来的“桥横侍郎记,墓立舍人碑”两句,更深入地描绘了历史的痕迹。“桥横”说明桥的位置,“侍郎记”可能是指某位官员或名人的事迹被记录在桥上;“墓立”则写出了古墓的存在,“舍人碑”则是说墓碑上的文字讲述着过去的人和故事。

“自古谁无死,何人没后思”两句,则转向了对生命消逝和人们记忆的哲理性思考。这是诗人通过对景物的观察所引发的一种深刻感慨,表达了对所有生命终将逝去这一事实的认识以及对于那些已经离开的人的怀念。

最后,“淙淙富川水,便是挽歌词”两句,则直接点出了诗中流淌的“淙淙”之声即为哀悼亡者的挽歌。这里的“富川水”可能象征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厚的怀念,而“便是挽歌词”则明示了整个诗篇其实是在吟唱一首哀悼逝者的挽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文历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死亡和记忆的深刻感悟,是一首情感丰富且思索深邃的挽歌。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达磨赞·其二

来泛一杯千顷浪,去携只履万重云。

自言传法传何法,故我思君亦恨君。

(0)

题瑞云峰

山行百折路重重,到顶回头眼界空。

但觉衲衣冰样冷,不知身在瑞云峰。

(0)

三句颂.函盖乾坤

乾坤并万象,地狱及天堂。

物物皆真见,头头用不伤。

(0)

自况

手撚琪花吹玉萧,至人长与道逍遥。

黄云白鹤无拘束,閒看吴儿弄晚潮。

(0)

西江月.开炉

风送丹枫卷地,霜乾枯苇鸣溪。兽炉重展向深闺。

红入麒麟方炽。翠箔低垂银蒜,罗帏小钉金泥。

笙歌送我玉东西。谁管摇花舞砌。

(0)

摸鱼儿·其三

这身儿、从来业障。一生空自劳攘。

生生死死皆如梦,更莫别生妄想。没伎俩。

只管去、天台雁荡寻方广。几人不省。

被妻子萦缠,生涯拘束,甘自归黄壤。

世间事,一斤两个八两。问谁能去俯仰。

道义重了轻富贵,却笑轮回来往。休勉强。

老先生、从来恬淡无妆幌。

一声长啸,把拄杖横肩,草鞋贴脚,四海平如掌。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