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池临净域,一径隐城根。
鱼意不嫌客,鸟言如在村。
趣增茶串妙,静觉石阑温。
与共论诗久,谁参不二门。
清池临净域,一径隐城根。
鱼意不嫌客,鸟言如在村。
趣增茶串妙,静觉石阑温。
与共论诗久,谁参不二门。
这首清代丁敬的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画面。"清池临净域",开篇即以清澈的池塘位于洁净的区域,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一径隐城根",则暗示小路蜿蜒曲折,隐藏在城市边缘,增添了一份远离尘嚣的隐逸之感。
"鱼意不嫌客",通过鱼儿对访客的亲近,展现出池塘的和谐与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鸟言如在村",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宁静,仿佛连鸟儿的鸣叫都带有乡村的质朴气息。
"趣增茶串妙",诗人品味着僧人静山烹制的香茗,享受其中的乐趣,茶艺的精妙更增添了游赏的趣味。"静觉石阑温",静坐石栏边,感受到的不仅是温度,更是心境的平静与温暖。
最后两句"与共论诗久,谁参不二门",诗人与友人一同品茗论诗,沉浸在艺术的境界中,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深入探讨和对禅宗"不二法门"的领悟。
整首诗以景写情,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城东报国院池畔的闲适生活,以及他们对诗与禅的共同追求。
世味日以陋,莫能商古今。
伐异或党同,嘈杂非正音。
我生逢百罹,倍觉空苦心。
堂堂玉泉家,源委非蹄涔。
君尤挺特操,气宇清且深。
相逢清河桥,万感成清斟。
发挥所兴寄,倾倒所译寻。
谁谓南渡久,而闻正始吟。
黄华明露高,风回雨垂阴。
白发生已多,只合同投簪。
宿麦雨可种,野梅冻欲坼。
令君领宾从,假日访幽僻。
阳升正初辰,道泰知有日。
觞行既频屡,谈至或愤激。
眷言数君才,何乃辱此邑。
大夫如豫章,建厦固所急。
簿公名家驹,荐士宜首及。
尉曹学省彦,求盗岂其职。
征官伟丈夫,名宦终见迫。
顾我独亡赖,甘作山林役。
定迁且半载,未有如□□。
溪山为欣豫,闾里争诵说。
意同邀陶潜,事异过执戟。
人事果好乖,推迁已畴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