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主何曾识仲都,可怜社稷在须臾。
市西便是神仙窟,何必乘楂泛五湖。
圣主何曾识仲都,可怜社稷在须臾。
市西便是神仙窟,何必乘楂泛五湖。
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探讨了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首句“圣主何曾识仲都”,以疑问的语气提出,似乎在质疑圣明的君主是否真正理解或重视自己的臣子,隐含着对君臣关系的反思。接着,“可怜社稷在须臾”一句,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暗示国家的存亡可能在一瞬间决定,强调了国家稳定的重要性。
后两句“市西便是神仙窟,何必乘楂泛五湖”,则以一种超脱世俗的视角,将现实与理想进行对比。市西的神仙窟象征着远离尘嚣的理想世界,而乘楂泛五湖则是古代文人追求的逍遥自在的生活方式。这两句诗似乎在说,真正的自由和理想生活并不需要通过出世来实现,即使在繁忙的都市中,也能找到心灵的归宿。这种思想既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反叛,也是对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君主与臣子关系、国家命运以及个人理想生活的独特见解,体现了唐代文人的忧国忧民情怀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仙吏日攸宁,华馆肃虚清。
地是君王赐,材兼将作营。
象维扶栋宇,纳景敞轩楹。
北斗挂檐迥,西山对坐明。
迎秋朱火变,当昼白云生。
为沼滋鱼藻,疏畦长鹿苹。
唯寅皇振采,多暇鸟求声。
琴与商歌合,诗将起草成。
何言堪野获,兰省待嘉名。
秦淮水上石头城,杨柳枝繁暗啭莺。
正宠辉光休故里,无那夙夜念王程。
出门抗手凛生风,锦绮江山离恨中。
衣上落花来点绣,波间飞鹢为惊骢。
今时侍从似君稀,众望应言赴阙迟。
中台尽待将轮掩,左个深嘉橐笔随。
明世行藏各自安,非才欲进也知难。
归耕已制芙蓉服,独立遥看獬豸冠。
幽人寔坦坦,深心耽玄素。
久税箕颍田,亦结商丘侣。
疏池涌文澜,茂林挺乔树。
丹荣彤霞敷,繁阴鲜飙贮。
眷此商栎姿,复惬濠梁趣。
放志遗尘蒙,葆光湛淳虑。
飘飖扣角吟,骀荡乘烟步。
丘壑有信美,纷嚣岂予慕。
得真故后悴,鉴止随渊注。
达生取自适,永与智者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