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其三秋蝉》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其三秋蝉》全文
唐 / 骆宾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九秋行已暮,一枝聊暂安。

隐榆非谏楚,噪柳异悲潘。

分形妆薄鬓,镂影饰危冠。

自怜疏影断,寒林夕吹寒。

(0)
注释
九秋:指秋季。
行已暮:即将结束。
一枝:比喻栖息之处。
聊暂安:姑且安定。
隐榆:比喻避世或隐居。
非谏楚:不是为了劝诫楚国(可能暗指政治寓意)。
噪柳:形容柳树的嘈杂。
异悲潘:不同于潘岳的悲伤(潘岳以哀悼妻子出名)。
分形:形容身影被分割。
妆薄鬓:装饰稀疏的鬓发。
镂影:雕刻般的月影。
饰危冠:装饰高耸的帽子。
疏影:稀疏的身影。
断:孤独。
寒林:寒冷的树林。
夕吹:傍晚的风。
翻译
秋天已经接近尾声,我只求在一枝上暂时安身。
隐身在榆树中并非为了劝诫楚国,柳树的喧闹与潘岳的悲伤不同。
我的身影被分成两部分,装饰着稀疏的鬓发,头上的冠饰仿佛雕刻的月影。
我怜惜自己孤独的身影,伴随着夜晚寒林中的冷风吹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行将暮色中的萧瑟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凄美图画。"九秋行已暮"一句点明时节,秋天已经接近尾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寂寞笼罩在诗人的心头。

"一枝聊暂安"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物的一种暂时的寄托之情。"隐榆非谏楚,噪柳异悲潘"中,"隐榆"和"噪柳"都是秋天特有的景象,而"非谏楚"、"异悲潘"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似乎在用自然之声来比喻自己的不满与哀伤。

接着两句"分形妆薄鬓,镂影饰危冠"细腻地描绘了一种装饰和打扮,但这种装饰显得有些过时、无奈,仿佛是在掩盖着某种凄凉。"自怜疏影断"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孤独与衰败的哀愍,而"寒林夕吹寒"则是外在景象与内心感受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深秋的萧瑟氛围。

骆宾王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笔触,将个人情怀融入自然之中,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那隐约的秋风声,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叹息。

作者介绍
骆宾王

骆宾王
朝代:唐   生辰:约619—约687年

骆宾王(约638—684),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他辞采华胆,格律谨严。长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小诗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凉慷慨,余情不绝。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