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和尚,山和尚,低丛之下高林上。
深飞撩动声稍稍,秾翠参差不能障。
不兰若,不招提,丁丁啼罢还栖栖。
呜呼此友兮堪同栖,鲜枝润叶漫苍陂。
山和尚,山和尚,低丛之下高林上。
深飞撩动声稍稍,秾翠参差不能障。
不兰若,不招提,丁丁啼罢还栖栖。
呜呼此友兮堪同栖,鲜枝润叶漫苍陂。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山林间自由飞翔的鸟儿,即所谓的“山和尚”。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的静谧与生机。山林中,低矮的灌木丛与高耸的树木交织,形成一幅层次分明的画面。鸟儿在其中穿梭,其翅膀轻轻掠过,带起轻微的声响。浓密的绿色植被虽高大繁茂,却无法完全遮挡这轻盈的身影。
接着,诗人将这只鸟儿与寺庙(兰若、招提)进行对比,暗示其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与寺庙中的僧侣生活形成鲜明对比。鸟儿在山林中自由地啼叫,随后又归于平静,继续在枝头栖息。诗人表达了对这种自由生活的向往,甚至希望与之同栖,享受山林中鲜嫩的枝条和湿润的叶片带来的宁静与苍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和谐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娟娟霜月上梅枝,正是明醪执酒时。
为有辟寒香玉在,不能酩酊过三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