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一缕垂亡命,尽向秦庭哭得回。
- 鉴赏
这首诗以楚人为引子,描绘了一幅在秦庭中哀伤痛哭的场景,充满了悲凉与无奈的情感。"楚人一缕垂亡命",开篇即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和处境,楚人,多指战国时期楚国之人,这里可能象征着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挣扎求存的个体或群体。"一缕"二字,形象地描绘出楚人在命运面前的渺小与脆弱,"垂亡命"则暗示了他们即将面对的困境或是已经陷入绝境的状态。
接下来的"尽向秦庭哭得回",将场景转移到了秦庭,这里的"秦庭"可能泛指秦国的朝廷或是权力中心,也可以理解为历史的舞台。"尽向"二字强调了所有人的共同反应,无论是谁,都只能在这里表达自己的哀伤与无奈。"哭得回"则表达了人们在面对无法改变的命运时,只能通过哭泣来寻求一丝情感的宣泄和安慰。整个句子通过强烈的对比和情感的渲染,展现了在强权面前个体的无力感和悲痛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历史背景下个体命运的悲惨与无助,以及对权力与命运不公的无声抗议。它不仅是一首对历史人物的同情之作,更是一种对命运抗争精神的颂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挽桂林戴别乘敦常
杖屦何年别,杉松古道旁。
城山秋月尽,南岭暮云长。
古调愁难合,孤根幸勿伤。
欲将数行泪,重至郑公乡。
得舍弟行可盐官病后书
荷花开尽蓼花红,游子今年秋又穷。
千里病眠鸿雁影,一书愁杀月鱼翁。
天寒好处予煨芋,日落何山汝转蓬。
名利不成作归计,先生已老海门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