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一门介直二法王》
《寄一门介直二法王》全文
明 / 释函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几年白拂各横纵,垂死相看道味浓。

人在石头江月冷,诗从天半岫云封。

座前花雨三春梦,谷里松风午夜钟。

二老有心原不系,医巫闾下想飞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高僧之间的深厚情谊与精神交流,以及他们所处环境的静谧与庄严。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佛教修行者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首联“几年白拂各横纵,垂死相看道味浓”描绘了两位高僧长时间的修行生活,他们的拂尘(象征修行工具)各自横放或竖立,暗示着他们对佛法的执着追求。在生命的尽头,他们相互凝视,道味(佛法的韵味)愈发浓厚,表达了深厚的师徒情谊和对佛法的共同追求。

颔联“人在石头江月冷,诗从天半岫云封”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氛围。人在冰冷的江边石头上,月光洒落,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寂静之中。而“诗从天半岫云封”,则暗示了高僧们的思想境界如同云雾缭绕的山峰,高深莫测,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颈联“座前花雨三春梦,谷里松风午夜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的意境。座前的花雨象征着修行中的美好瞬间,如同春天的梦境一般短暂而美好。山谷里的松风吹过,午夜的钟声悠扬,这些自然界的声响与景象,既是对修行环境的描绘,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映射,暗示着高僧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尾联“二老有心原不系,医巫闾下想飞筇”表达了两位高僧虽有修行之心,但并不被外物所束缚,他们的精神追求超越了物质世界。想象着他们在医巫闾山下,可能是在冥想或是行走在山林之间,手中拿着竹杖(筇),自由自在,体现了他们对自由与解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两位高僧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们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以及在自然与内心世界中寻找精神寄托的过程。诗中充满了禅意和哲思,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情感。

作者介绍

释函可
朝代:明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送周仲章都官通判湖州

溪水日霅霅,弁峰日峨峨。

中有水精宫,此名其谓何。

湖水传玉娘,扬光溯常娥。

昔人美清夜,高楼发微歌。

风流百年馀,所历才彦多。

我尝居其下,醉舞或傞傞。

君行贰郡事,结骑黄金珂。

容仪苦白皙,度桥鸣橐驼。

士女夹道看,秋风吹縠罗。

言是公侯家,大体侬弗过。

问侬底未辨,撑船入芰荷。

应莫劝蚕织,生计非杼梭。

(0)

送宋中道朝陵仍于西都省亲

西出虎牢关,南瞻园庙戟。

汉殿拜衣冠,魏台严帐帟。

春风石阙冷,晓气田涂白。

早晚下朱陵,先过洛阳陌。

(0)

送许当职方通判泉州

乳乌不远飞,乳兽不远游。

异类尚有恋,人独安所求。

许侯恰为郡,乃甘贰一州。

得以奉双亲,时物供膳羞。

竹箭水顺疾,红旗插归舟。

归舟莫苦急,睢阳多旧俦。

丞相正喜士,樽酒应为留。

清源六千里,到日鱼蟹秋。

(0)

送王言秀才归建昌

来时槐开花,去日木陨叶。

作赋未得荐,著书已盈箧。

旧居近仙坛,独往遇农馌。

莫问鸟爪人,欲取月桂捷。

(0)

郏城道中

行行溪水边,镜碧不可唾。

安知有沫流,草木多偃卧。

潭鸟瞥复没,滩沙净如簸。

不独荆州民,居险颈瘿大。

(0)

若讷上人弹琴

祥哀已踰月,遇子弹鸣琴。

安得不成声,子心异吾心。

十日成笙歌,尼父非好音。

先王礼有节,不可过于今。

莫作风入松,怀垄情未任。

一闻流水曲,归思在溪阴。

此焉吾所乐,目极送归禽。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