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平夷,师貌浑厚。持如地心,开无妄口。
四坐道场,一尘不受。
节角处,没窼臼,三眼神龟火里走。
师道平夷,师貌浑厚。持如地心,开无妄口。
四坐道场,一尘不受。
节角处,没窼臼,三眼神龟火里走。
这首诗以禅宗的视角,赞美了祖印悟禅师的高深修为与非凡境界。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禅师在修行过程中的独特风貌。
“师道平夷,师貌浑厚”,开篇即点出禅师的修为平和而深厚,不以外在形式炫耀,而是内在精神的自然流露。“持如地心,开无妄口”,形象地描绘了禅师的坚定与真诚,如同大地般稳固,言语中没有虚伪与妄语,皆是真实与纯净的表达。“四坐道场,一尘不受”,进一步强调了禅师在修行中的清净与超脱,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宁静,不受外界尘埃的影响。“节角处,没窼臼,三眼神龟火里走”,这一句则通过奇特的想象,表现了禅师在修行道路上的坚韧与勇猛,即使面对极端的考验与挑战,也能如神龟般从容不迫,穿越火海,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与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禅师修行状态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内在的修为与境界,也传递了禅宗追求内心平静、超脱世俗、直面挑战的精神理念。
抱僻爱丘壑,缘厓筑幽居。
虽无墁垩工,清旷情可舒。
陶子乐容膝,诸公甘草庐。
达人贵适意,岂必轮奂俱。
山桃发当户,岸柳垂前除。
青柯集鸣鸟,碧水浮游鱼。
禾黍被阡陌,鸥鹭戏菰蒲。
高天豁朗霁,和风飘轻裾。
朋徒时枉临,命仆具园蔬。
一觞自斟酌,清言常晏如。
悟彼蟋蟀咏,逍遥百虑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