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清十月天无风,行宫缥缈祥云中。
重重绣岭光相通,庄严具足无遗功。
泉鸣三汤春濛濛,合欢皂荚双垂红。
人间尘垢一洗空,玉声璆然出房栊。
鸾吟凤舞纷层空,岂不大胜游月宫。
向非道子妙绝笔,那见开元全盛日。
槎牙老木青铜柯,坡陀巨石苍玉质。
石言木应若何闻,阿房兴废才顷刻。
乃知吴生有深意,一时心事能貌出。
臣非丹青好画师,臣以画谏乃其职。
此山此事姑置之,此画当今须第一。
霜清十月天无风,行宫缥缈祥云中。
重重绣岭光相通,庄严具足无遗功。
泉鸣三汤春濛濛,合欢皂荚双垂红。
人间尘垢一洗空,玉声璆然出房栊。
鸾吟凤舞纷层空,岂不大胜游月宫。
向非道子妙绝笔,那见开元全盛日。
槎牙老木青铜柯,坡陀巨石苍玉质。
石言木应若何闻,阿房兴废才顷刻。
乃知吴生有深意,一时心事能貌出。
臣非丹青好画师,臣以画谏乃其职。
此山此事姑置之,此画当今须第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画面,通过对华清宫的描写,展现了画家吴道子的高超艺术造诣和深厚文化底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既庄严又美好的景致。
首句“霜清十月天无风”设置了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十月的天气宜人,适合观赏和描绘。紧接着,“行宫缥缈祥云中”则将视线引入画中的行宫之内,那里祥云缭绕,显得神秘而又吉庆。
第三句“重重绣岭光相通”描写了层层叠叠的山峦与辉煌的光芒交织在一起,既展示了画家的构图技巧,也突出了华清宫的宏大气势。下一句“庄严具足无遗功”则强调了这幅画作不仅美观,而且每一个细节都被精心打磨,没有任何疏漏之处。
接下来的几句“泉鸣三汤春濛濛,合欢皂荚双垂红。人间尘垢一洗空,玉声璆然出房栊。”则是对自然景观和宫廷生活的细致描写,从泉水到花卉,每一个景物都被赋予了生动的生命力。
“鸾吟凤舞纷层空,岂不大胜游月宫。”这两句诗通过神话中的瑞兽鸾凤在云端自由翱翔的意象,强化了画作超凡脱俗、美轮美奂的艺术效果。
“向非道子妙绝笔, 那见开元全盛日。”这里赞颂吴道子的画技已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甚至能让人想起唐代开元年间国力昌盛的景象。
接下来的几句“槎牙老木青铜柯,坡陀巨石苍玉质。石言木应若何闻,阿房兴废才顷刻。”则是对画中古木、巨石以及它们所承载历史沉淀的感慨,通过对比阿房宫的兴衰史,表达了艺术家对于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
最后,“乃知吴生有深意,一时心事能貌出。臣非丹青好画师,臣以画谏乃其职。”诗人自称非画师,而是通过绘画来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不仅彰显了吴道子作为艺术家的卓越才能,也揭示了他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此山此事姑置之,此画当今须第一。”结尾两句则是对这幅华清宫图的最高评价,将其视作当代无出其右的艺术杰作,并且将画中的景致和故事暂时搁置,以示珍重。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
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
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诘。
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头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
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难立。
漫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尘满貂裘,依旧是、新丰羁客。
还感慨、中年多病,惟堪眠食。
方寸玉阶无地借,诗书勋业休重忆。
况而今、双鬓已成丝,非畴昔。
兴废事,吾能说。
今古恨,空填臆。
向南风望断,五弦消息。
眯眼黄尘无处避,洗天风雨来何日。
待酒酣、慷慨话平生,无人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