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如剪。早见芍药努牙,牡丹生卵。
雕楹深笼,芳屏曲护,珍重春工犹浅。
回首上林,何处金蕊,玉房心懒。
吟笔健,认香山白傅,徘徊华馆。看花君具眼。
击钵诗成,刻烛无妨短。
目送孤鸿,手提双鲤,一水盈盈未远。
何日棠舟,兰棹飞下,云涛千转。日暮也。
望昆明天外,碧云初卷。
东风如剪。早见芍药努牙,牡丹生卵。
雕楹深笼,芳屏曲护,珍重春工犹浅。
回首上林,何处金蕊,玉房心懒。
吟笔健,认香山白傅,徘徊华馆。看花君具眼。
击钵诗成,刻烛无妨短。
目送孤鸿,手提双鲤,一水盈盈未远。
何日棠舟,兰棹飞下,云涛千转。日暮也。
望昆明天外,碧云初卷。
这首明代杨慎的《喜迁莺·寄胡在轩且约高峣之会》是一首抒发对春天美景和友情的寄怀之作。诗人以"东风如剪"起笔,形象地描绘了春风的轻柔与力量,如同剪刀裁剪万物,唤醒了芍药和牡丹的生机。"早见"二字透露出诗人对春意盎然的期待和喜悦。
接下来,他细致描绘了园林中的景象,雕梁画栋、香屏环绕,展现了春光的精致与珍贵。诗人感叹春光虽美,但上林花事已过,金蕊玉房不再繁盛,流露出淡淡的惋惜和对过去的回味。
"吟笔健"三句,诗人借用白傅(白居易)的典故,表达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热情,期待在华美的馆阁中与友人共赏春花,共享诗酒之乐。
"看花君具眼"至"目送孤鸿",诗人赞美友人眼光独到,能捕捉到孤鸿的意象,寄托深情。"手提双鲤"则象征书信传递,表达对相聚的期盼。"一水盈盈未远"描绘出距离虽远,但友谊深厚,情意绵绵。
最后,诗人遥望远方,想象着与友人在高峣之会上乘舟游湖,云涛翻滚,寓意着未来的欢聚。"日暮也"与"碧云初卷"相映成趣,既写出时间的流逝,又寓含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春天的景色和友人的约定,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驱马岘山南,磴滑不能上。
惆怅石城人,秋风摇两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