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复易,即此五阴成真智。
十方世界一乘同,无相法身岂有二。
若舍烦恼觅菩提,不知何方有佛地。
易复易,即此五阴成真智。
十方世界一乘同,无相法身岂有二。
若舍烦恼觅菩提,不知何方有佛地。
这首诗歌颂了佛法的深奥和普遍性,以及追求菩提(觉悟)的重要性。"易复易, 即此五阴成真智"表达了通过修行五阴(色、受、想、行、识)来达到真实智慧的过程简单而直接。"十方世界一乘同,无相法身岂有二"强调了佛教中“一乘”(一种最高的教理)的普遍性和无分别的法身是唯一的,不存在第二种。
接着,诗人问道:"若舍烦恼觅菩提,不知何方有佛地。"这里,“烦恼”指的是世间的各种痛苦和迷惑,“觅菩提”则是追求觉悟的过程。这句话表达了如果放弃了对痛苦的体认和对觉悟的追求,就无法找到通往佛的道路,即“佛地”。
整首诗流露出了深厚的佛教哲理,通过质朴而富有韵味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于佛法修行和觉悟路径的理解与体验。
药裹无神功,客久梦亦恶。
中宵插羽来,倚枕候晨角。
平生猿鹄怀,六月尚清洛。
南山豆花白,报我岁云落。
僮仆忻荷锄,而我躬鞬櫜。
敢言重高勋,聊谢四郊怍。
鸿飞何冥冥,弋者仰寥廓。
环溪一亩宫,归欤勿耽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