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閤皂山鸤水台》
《閤皂山鸤水台》全文
元 / 何中   形式: 古风

两山阨一峡,几丈落寒水。

蜀滩春涛壮,吴江夜潮起。

静听得天韵,冥参洞玄理。

遽得还末能,淹回成自喜。

幸兹有台亭,绿荫极清美。

霏霏林香生,郁郁山光委。

本非尘土胸,偶此一流憩。

所闻尽心闻,我耳毋烦洗。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閤皂山鸤水台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在此地的感悟。首句“两山阨一峡,几丈落寒水”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山峡的险峻与水流的湍急,展现出自然景观的雄伟。接着,“蜀滩春涛壮,吴江夜潮起”两句,将视线扩展至更广阔的地域,春日的蜀地与夜晚的吴江,分别以壮阔的春潮和夜潮展现季节变换下的自然之美。

“静听得天韵,冥参洞玄理”则转入对内心世界的探索,通过聆听自然的声音,诗人仿佛与宇宙深处的奥秘相连接,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共鸣。然而,“遽得还末能,淹回成自喜”两句又透露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在自然美景中的自我满足感。

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閤皂山鸤水台这一特定地点的喜爱之情:“幸兹有台亭,绿荫极清美”,在这样的环境中,绿树成荫,环境清幽,让人心旷神怡。接着,“霏霏林香生,郁郁山光委”描绘了空气中弥漫着的林间香气和山色的深沉,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美好。

最后,“本非尘土胸,偶此一流憩”表明诗人并非世俗之人,而是偶然在此地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所闻尽心闻,我耳毋烦洗”则强调了在这片净土中,每一处声音都充满了意义,无需外界的干扰,心灵已得到了净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体验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体现了元代文人对山水田园的向往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渴望。

作者介绍

何中
朝代:元

(1265—1332)元抚州乐安人,字太虚,一字养正。少颖拔,以古学自任,学弘深该博。文宗至顺间,应行省之请,讲授于龙兴路东湖、宗濂二书院。有《通鉴纲目测海》、《通书问》、《知非堂稿》。
猜你喜欢

记草木杂诗七首·其五吉贝

炎海霜雪少,畏寒直过忧。

驼褐阻关河,吉贝亦可裘。

投种望著花,期以三春秋。

茸茸鹅毳净,一一野茧抽。

南北走百价,白氎光欲流。

似闻边烽急,缘江列貔貅。

裁襦衬铁衣,爱此温且柔。

天乎未厌乱,利厚人益媮。

谁知海滨客,独叹无人酬。

(0)

秋日山居八事·其六晚望

一抹轻烟锁远山,眼封潇洒脱尘寰。

投林宿鸟相呼唤,出草飞萤自往还。

吟拟停杯邀月饮,醉蕲支枕伴云閒。

因风拾得新诗句,独倚高梧笑解颜。

(0)

是日天气乍晴颇快人意因和韵拉世弼谒傅岩·其二

袍襟帽角走红尘,可笑崎岖一病身。

试拉竹溪山里侣,去寻庐阜社中人。

鲍昭俊逸虽难敌,夷甫风流幸许亲。

鸡黍尚为千里会,况兹咫尺接墙邻。

(0)

西平石蛇蛇庵·其一

一段风光出当家,真成象骨与金沙。

游人拟路庵前石,照顾南山鳖鼻蛇。

(0)

游莺脰湖

树色烟光两岸分,棹歌声里散鸥群。

船浮春水天疑近,人对春风酒易醺。

翠袖不须花下舞,洞箫还待月中闻。

仙游钓客今何在,湖上年年自白云。

(0)

次韵李彦渊游竹阁奉呈望之

春馀景物尚芳华,写景词工语不夸。

绮馔玉樽筵秩秩,碧梧翠竹影斜斜。

湖山风月须频赏,南北车书已一家。

回首都人候清跸,遥知紫禁绕烟花。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