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出门去,萧森十里松。
梅花因太祖,香水自神龙。
烟雨宫城暗,莓苔辇路封。
兴亡无限恨,消得一声钟。
往日出门去,萧森十里松。
梅花因太祖,香水自神龙。
烟雨宫城暗,莓苔辇路封。
兴亡无限恨,消得一声钟。
此诗《灵谷寺》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描绘了灵谷寺周边环境的幽静与历史的沧桑。首句“往日出门去,萧森十里松”以开门见山的手法,勾勒出昔日从灵谷寺出门时,那延绵十里的松林景象,给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感觉。接着,“梅花因太祖,香水自神龙”两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相联系,梅花与香水分别象征着太祖与神龙,既增添了诗的意境,也蕴含了对历史的追忆。
“烟雨宫城暗,莓苔辇路封”则进一步渲染了灵谷寺所在之地的氛围,烟雨迷蒙中,宫城显得暗淡,辇路被青苔覆盖,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历史的痕迹在自然之中得以保存。最后,“兴亡无限恨,消得一声钟”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无论是兴盛还是衰败,都化作了钟声,悠扬回荡在空旷的寺院之中,让人不禁思绪万千。
整首诗通过对灵谷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过往的怀念。
庐山之胜,秀出斗旁。参于衡岳,镇东南方。
民人所瞻,神天攸宅。赍梦之祥,乃兴自昔。
惟天聪明,矜此下民。监求其莫,恐有不闻。
惟神司之,云轺风马。乃诹乃访,周游天下。
不疾不速,不察而明。天何言哉,民无嚬呻。
是为福庭,列圣祗敬。锡羡隤祉,有感斯应。
明明我圣,惟一乃心。不显亦临,敢有弗钦。
宝画金扁,徽称明诏。日月之揭,山川有耀。
邃殿在后,新阁在前。如君当御,而臣仰焉。
时节冠佩,会朝帝所。达民之情,佑我圣主。
民戴我圣,与天无极。天佑我宋,子孙千亿。
民拜稽首,愿垂表经。从臣刻辞,永锡休声。
我闻桃花源,其先是秦世。
当时避地人,岁久俱已逝。
其后长子孙,生理还不废。
种桃以自营,结茅以自憩。
有儿但发蒙,初不工六艺。
有田但收禾,了不输二税。
有鸡只晨号,有犬不夜吠。
渊明爱其真,为此成新制。
我久闻其风,褰裳思一诣。
所虑路难通,仍恐水难厉。
梦寐不能忘,抱恨知几岁。
所恨天见私,于此施嘉惠。
贻我万株桃,漫山迷眼界。
却胜武陵溪,草树相蒙蔽。
相去复不远,只在吾庐外。
人号小桃源,景物适相契。
故国当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马长楸。对葱葱佳气,赤县神州。好景何曾虚过,胜友是处相留。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
胡尘卷地,南走炎荒,曳裾强学应刘。空漫说、螭蟠龙卧,谁取封侯。塞雁年年北去,蛮江日日西流。此生老矣,除非春梦,重到东周。
香雪碎团团。便合枝头带露餐。
笑倒那人和玉屑,金丹。不在仙人掌上盘。
千树碧阑干。山崦朱门梦里残。
花下主人都在此,谁看。天上人间一样寒。
销薄春冰,碾轻寒玉,渐长渐弯。
见凤鞋泥污,偎人强剔,龙涎香断,拨火轻翻。
学抚瑶琴,时时欲剪,更掬水鱼鳞波底寒。
纤柔处,试摘花香满,镂枣成班。时将粉泪偷弹。
记绾玉曾教柳傅看。
算恩情相著,搔便玉体,归期暗数,画遍阑干。
每到相思,沈吟静处,斜倚朱唇皓齿间。
风流甚,把仙郎暗掐,莫放春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