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收霜落云中早。群雁云中道。夜来明月过西山。
料得水边石上不胜寒。黄尘堆里人相看。
未惯云林眼。当年曾说探崆峒。
怕有黄庭消息寄西风。
水收霜落云中早。群雁云中道。夜来明月过西山。
料得水边石上不胜寒。黄尘堆里人相看。
未惯云林眼。当年曾说探崆峒。
怕有黄庭消息寄西风。
这首元代耶律履的《虞美人·寄云中完颜公》描绘了一幅秋日清晨的景象。"水收霜落云中早",寥寥数语便勾勒出霜降之后,水面蒸发,天空中的云层因之显得更为清晰,早晨的时光似乎提早降临在云间。接着,"群雁云中道"描绘大雁南飞,它们的身影在云端构成了一条道路,寓意着季节的变换和离别的情绪。
"夜来明月过西山",诗人想象夜晚的明月越过西山,增添了宁静而寂寥的氛围。他进一步想象水边的石头在这样的清冷月色下,定然感到彻骨的寒意,暗示了对远方友人的牵挂和关切。
"黄尘堆里人相看",将视线从自然景色转向人间,描述了身处尘世纷扰中的人们,彼此相望,流露出一种无奈与疏离感。"未惯云林眼"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陌生和不适应,暗示了他对完颜公那种远离尘嚣、归隐山林的生活方式的向往。
最后两句"当年曾说探崆峒,怕有黄庭消息寄西风",回忆起过去与完颜公的交谈,他曾提及探索崆峒山的隐逸生活,诗人担心完颜公是否会在西风中带来黄庭(道教经典)的消息,暗含了对友情的期待和对精神追求的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秋景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好学有如此,肯来从我游。
閒名知未谢,老面不胜羞。
政复勤三上,行当让一头。
寒鱼在沮洳,纵有不须求。
两骑并驱争欲前,两骑舍矢俱应弦。
一骑挥挝一负箭,一骑力挽弓初圆。
寒风潇潇沙漠漠,封豨可擒熊可搏。
汉家飞将未出关,政使渠侬专此乐。
君不见往年胡瑰写此图,宛陵诗翁最爱渠。
戏将醉墨作长句,岁月政当嘉祐初。
故家文物今星散,老笔凭谁辩真赝。
胡儿走马大梁城,对君此画空三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