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癸巳九日》
《癸巳九日》全文
元 / 姚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去岁君山孤棹游,如今尽室石城州。

明年白发桑榆日,何地青山萸菊秋。

客气已为强弩末,宦情空绕大刀头。

果成问舍求田策,未让元龙百尺楼。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过去独自一人在君山泛舟,到如今携家带眷定居石城,再到未来的设想,充满了对时光流转与人生境遇变迁的感慨。

首联“去岁君山孤棹游,如今尽室石城州”,对比鲜明,前句写去年诗人独自一人在君山乘船游览,后句则描述如今他携全家迁居到了石城。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个人生活状态的转变,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

颔联“明年白发桑榆日,何地青山萸菊秋”,展望未来,诗人想象着明年的自己,已经满头白发,面对的是夕阳西下的桑榆之景。他思考着在何处可以找到一片青山,度过一个充满茱萸与菊花香气的秋天。这里既有对老年的感慨,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颈联“客气已为强弩末,宦情空绕大刀头”,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反思。诗人认为自己的政治热情(以“客气”比喻)如同强弩之末,难以再发挥出应有的力量;而官场上的种种事务(以“大刀头”象征)却依然环绕着他,让他感到疲惫和无奈。

尾联“果成问舍求田策,未让元龙百尺楼”,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规划和理想。他思考着如何在实现个人目标的同时,不失去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这里的“问舍求田”与“元龙百尺楼”都是典故,前者意味着寻找安居之所,后者则指元龙楼,象征着高远的志向。诗人希望在实现个人成就的同时,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不被世俗的功利所束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想象,展现了诗人从过去到现在的转变,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思考和期待,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姚燧

姚燧
朝代:元   字:端甫   号:牧庵   籍贯: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   生辰:1238年~1313年

姚燧(1238年~1313年),字端甫,号牧庵,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元朝文学家。官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能文,与虞集并称。所作碑志甚多,大都为歌颂应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辑有《牧庵集》。 
猜你喜欢

偶作

更勿穷通算此生,文章玄白付谁评。

凄凉例薄佳人命,邂逅多成竖子名。

(0)

题妙庭观

炉鼎丹飞又未还,不应忘却旧家山。

玉笙馀韵君须听,只在环流松竹间。

(0)

挽曾原伯大卿·其四

夙昔吾何幸,龙门获御公。

青灯鸣夜雨,白发对春风。

契阔今安访,蹉跎愧所蒙。

源流千古意,铅椠若为功。

(0)

送赵仲礼入朝为大理寺簿·其一

决科遄入幕,更秩遂登朝。

龙化无重浪,鹏抟即九霄。

仙凡端有命,天壤一何辽。

愿踵门庭盛,勋庸日月昭。

(0)

秋日书怀

宦情都漠漠,愁思正悠悠。

黄叶白蘋渚,清风明月楼。

归欤想彭泽,老矣欠菟裘。

行止君休问,吾生不系舟。

(0)

和答陈传朋·其一

羁愁阅寒暑,归梦耿晨昏。

本意营三釜,何如老一村。

齿牙从世议,顶踵尚君恩。

多谢知心友,相过得细论。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