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得湖南界,皆嫌堠子长。
烟岩松叶暗,风陌稻花香。
桥断人迂路,车鸣水卷塘。
宿程虽不远,木杪已斜阳。
入得湖南界,皆嫌堠子长。
烟岩松叶暗,风陌稻花香。
桥断人迂路,车鸣水卷塘。
宿程虽不远,木杪已斜阳。
这首宋代诗人赵汝燧的《醴陵道中》描绘了旅行者进入湖南地界后的情景。首句"入得湖南界,皆嫌堠子长"表达了行人心中的急切与对路途遥远的轻微抱怨,堠子(古代用于标记里程的土堆)显得格外漫长。
接下来的两句"烟岩松叶暗,风陌稻花香"通过视觉和嗅觉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烟雾缭绕的山岩松树显得幽深,而田野间随风飘来的稻花香气则充满了生机和甜美。
"桥断人迂路,车鸣水卷塘"进一步展示了道路的曲折,桥梁中断,行人不得不绕行,车轮碾过水面,发出声响,塘水似乎在卷动着前行。
最后两句"宿程虽不远,木杪已斜阳"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尽管路程不算太远,但夕阳已经垂挂在树梢,给人一种旅程虽短却已临近黄昏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变化和行人的感受,展现了湖南道中的独特韵味。
坏庵老牛老捏怪,刚把虚空立疆界。
不知烧作一聚灰,问云此怪坏不坏。
今犹不死亦不烧,掩息弗与生同条。
苕溪清印故山月,一点灵犀通夜遥。
倒刹拈花各三昧,会底不知渠不会。
珊瑚树林日杲杲,东倒何妨复西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