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暖轻寒,酿就湖头柳色。摇荡千条青欲滴。
朱楼掩映,好系黄金勒。镇日里、多少燕穿莺掷。
张绪当年,风流堪识。小蛮腰细东风急。
三眠乍起,共波光争碧。晴陌上,不送阳关行客。
轻暖轻寒,酿就湖头柳色。摇荡千条青欲滴。
朱楼掩映,好系黄金勒。镇日里、多少燕穿莺掷。
张绪当年,风流堪识。小蛮腰细东风急。
三眠乍起,共波光争碧。晴陌上,不送阳关行客。
这首《殢人娇》由清代词人陆求可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湖畔生机盎然的景象。
开篇“轻暖轻寒,酿就湖头柳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温暖与微寒交织的氛围,湖边的柳树在这样的气候中逐渐萌发新绿,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摇荡千条青欲滴”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柳枝随风轻轻摇曳的情景,仿佛那嫩绿的柳叶上都沾满了即将滴落的露珠,充满了生命力。
接着,“朱楼掩映,好系黄金勒”两句,将视角转向湖边的朱红色高楼,高楼与远处的柳树相互映衬,美不胜收。此处的“黄金勒”可能是指马鞍上的装饰,暗示着骑马游春的雅致场景,营造出一种富贵而闲适的生活气息。
“镇日里、多少燕穿莺掷”描绘了春日里燕子穿梭于空中,黄莺在枝头跳跃歌唱的热闹景象,充满了春天的活力和生机。“张绪当年,风流堪识”则借用了古代文人张绪的故事,表达了对过去文人风流韵事的怀念,同时也暗含了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
“小蛮腰细东风急”一句,通过比喻,赞美了女子曼妙的身姿在春风中更加显得轻盈动人。“三眠乍起,共波光争碧”描述了春日里湖水碧绿,与柳树的嫩绿相映成趣,万物竞相生长的景象。
最后,“晴陌上,不送阳关行客”一句,借用唐代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意,表达了在明媚春光中,人们不愿送别远行之人的惜别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湖畔的美景,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情世态,既有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也有对历史文化的深情回顾,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楚天迟雪霜,千里青不断。
舟将嘉树迎,目随远山转。
篙师午系缆,游子夜登岸。
岸连天上月,沙聚云中雁。
人来雁行飞,河动月光乱。
蒋蒲碧丛丛,镫火红烂烂。
楚女不冶容,门中自炊爨。
烹鱼复煮酒,殷勤供客案。
太史若观风,兹风自江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