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古理鸣琴,声声动金玉。
何以报昔人,传此尧舜曲。
思古理鸣琴,声声动金玉。
何以报昔人,传此尧舜曲。
这首诗名为《鸣琴》,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范仲淹所作。诗中通过描绘弹奏古琴的情景,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敬仰和对高尚道德的追求。"思古理鸣琴,声声动金玉",这两句形象生动,将古琴之声比喻为金玉相击,显示出音乐的高雅与纯净。诗人通过音乐传达对尧舜等圣明君主的怀念,暗示自己希望效仿他们的德行,"何以报昔人,传此尧舜曲",表达了他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古圣人精神的决心。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体现了范仲淹儒家伦理的人文情怀。
吴女秋机织曙霜,冰蚕吐丝月盈筐。
金刀玉指裁缝促,水殿花楼弦管长。
舞袖慢移凝瑞雪,歌尘微动避雕梁。
唯愁陌上芳菲度,狼籍风池荷叶黄。
兵符严重辞金马,星剑光芒射斗牛。
笔落青山飘古韵,帐开红旆照高秋。
香连日彩浮绡幕,溪逐歌声绕画楼。
可惜登临佳丽地,羽仪须去凤池游。
我有爱山心,如饥复如渴。
出谷一年馀,常疑十年别。
春思岩花烂,夏忆寒泉冽。
秋忆泛兰卮,冬思玩松雪。
晨思小山桂,暝忆深潭月。
醉忆剖红梨,饭思食紫蕨。
坐思藤萝密,步忆莓苔滑。
昼夜百刻中,愁肠几回绝。
每念羊叔子,言之岂常辍。
人生不如意,十乃居七八。
我未及悬舆,今犹佩朝绂。
焉能逐麋鹿,便得游林樾。
范恣沧波舟,张怀赤松列。
惟应讵身恤,岂敢忘臣节。
器满自当欹,物盈终有缺。
从兹返樵径,庶可希前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