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寒易晚,朔气到柴关。
落日恋高树,残云补断山。
竹摇风似雨,鸦宿去仍还。
移意江天外,萧然麋鹿间。
草堂寒易晚,朔气到柴关。
落日恋高树,残云补断山。
竹摇风似雨,鸦宿去仍还。
移意江天外,萧然麋鹿间。
这首清代朱克生的《草堂》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乡村景象。首句“草堂寒易晚”点出诗人身处的草堂环境清冷,夜幕降临得早。次句“朔气到柴关”则暗示了北方的寒气穿透了简陋的柴门,渲染出一种深秋的肃杀之感。
“落日恋高树”运用拟人手法,写夕阳眷恋着高大的树木,不愿离去,形象地展示了夕阳余晖的温暖与持久。而“残云补断山”则描绘了破碎的云朵填补着山峦之间的空隙,增添了画面的层次和动态。
“竹摇风似雨”通过描绘竹子在风中摇曳,仿佛洒落下阵阵细雨,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与细腻。最后,“鸦宿去仍还”描绘乌鸦归巢的情景,暗含诗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节奏的认同。
整首诗以诗人自身的视角,通过描绘草堂内外的景象,表达了他对宁静、淡泊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深深喜爱。诗中的萧瑟与寂寥,也透露出淡淡的孤寂之情,展现出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
宦海若博局,到头皆幻尘。
怜君归印组,兹乃遂天真。
忆昔金台会,今馀二十春。
何期淮水上,重对梦中身。
词翰谐金石,声称重缙绅。
抱才终恋主,忧国转伤神。
多病初心负,行休素愿伸。
青门观祖帐,东海见醒人。
诏下县车后,沙鸥日与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