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身世各如萍,异国光阴老客情。
鸿雁不堪愁里听,清霜先向鬓边生。
陈琳草奏才还在,宋玉含凄梦亦惊。
早晚粗酬身事了,五湖烟景有谁争。
十年身世各如萍,异国光阴老客情。
鸿雁不堪愁里听,清霜先向鬓边生。
陈琳草奏才还在,宋玉含凄梦亦惊。
早晚粗酬身事了,五湖烟景有谁争。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江源所作的《秋思四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漂泊异国的孤独与愁苦之情。
首句“十年身世各如萍”,以“萍”比喻自己十年来的漂泊无定,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长期在外、四处流浪的生活状态。接着,“异国光阴老客情”一句,点明了时间的流逝和客居他乡的沧桑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年华老去、远离家乡的无奈与哀愁。
“鸿雁不堪愁里听,清霜先向鬓边生”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鸿雁南飞,本是自然现象,但在愁苦之人耳中,却成了加重忧愁的音符。清霜早生,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苍老与憔悴。这两句诗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陈琳草奏才还在,宋玉含凄梦亦惊”两句,通过引用历史人物陈琳和宋玉的故事,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陈琳曾以才华横溢的文笔著称,而宋玉则以多愁善感著称。这里,诗人借用了这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虽有才华,但身处异国他乡,梦想难以实现的失落与痛苦。
最后,“早晚粗酬身事了,五湖烟景有谁争”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他希望早日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回到故乡,享受宁静的生活。然而,这种愿望是否能够实现,诗中并未给出明确答案,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自然景观和历史典故的描绘,深刻展现了诗人漂泊异国的孤独、愁苦以及对未来的渴望与期待,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艺术表现力。
酒冷香销梦不成,逼人殊觉岁峥嵘。
老如旧历浑无用,醉恋残灯亦暂明。
雪霰已应随腊尽,梅花宁复与春争。
向来筋力虚名尽,白发无愁也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