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余仲祥松斋》
《题余仲祥松斋》全文
宋 / 裘万顷   形式: 古风

芳妍桃李场,纷趋欻成蹊。

长松坐偃蹇,遂尔不见知。

平生异时人,不与俗转移。

萧然尘埃中,擅此丘壑奇。

窗空境逾清,四壁风来吹。

抱琴揖苍髯,喜气掀两眉。

臭味既与同,相亲不相违。

直期阅岁寒,可但忘朝饥。

斯正如乃翁,过处更过之。

直比千丈干,历落不受羁。

只恐大厦成,梁栋各有施。

出处初何心,山灵勿疑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òngxiángsōngzhāi
sòng / qiúwànqǐng

fāngyántáochǎngfēnchuāchéng

chángsōngzuòyǎnjiǎnsuìěrjiànzhī

píngshēngshírénzhuǎn

xiāoránchénāizhōngshànqiū

chuāngkōngjìngqīngfēngláichuī

bàoqíncāngránxiānliǎngméi

chòuwèitóngxiāngqīnxiāngwéi

zhíyuèsuìhándànwàngcháo

zhèngnǎiwēngguòchùgèngguòzhī

zhíqiānzhànggānluòshòu

zhīkǒngshàchéngliángdòngyǒushī

chūchùchūxīnshānlí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文人逸士与松树相伴的隐逸生活场景。首句“芳妍桃李场,纷趋欻成蹊”以桃李比喻世俗的繁华和人们趋炎附势,而“长松坐偃蹇,遂尔不见知”则象征着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坚守,不愿被世俗所知。接下来,“平生异时人,不与俗转移”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决心。

“萧然尘埃中,擅此丘壑奇”写出了诗人在尘世中的孤独却自得其乐,享受着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奇景。“窗空境逾清,四壁风来吹”进一步渲染了松斋的清幽环境,诗人与友人抚琴对谈,气氛愉快。“臭味既与同,相亲不相违”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志趣相投,情谊深厚。

“直期阅岁寒,可但忘朝饥”寓意他们期待在艰难岁月中相互扶持,不为生活所困。“斯正如乃翁,过处更过之”将自己比作父亲般的坚韧,无论经历多少困难都能超越。“直比千丈干,历落不受羁”形象地刻画了诗人如松般独立不羁的性格。

最后两句“只恐大厦成,梁栋各有施”暗示了诗人对于才华的担忧,担心自己的才能被忽视,而“出处初何心,山灵勿疑渠”则表白了诗人淡泊名利,无求于世的本心,希望山神理解他的选择。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松斋的环境和诗人的生活态度,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坚守自我、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

作者介绍
裘万顷

裘万顷
朝代:宋   字:元量   号:竹斋   籍贯:洪州新建(今江西南昌)   生辰:?~1219

裘万顷(?~1219)南宋诗人。字元量,号竹斋,洪州新建(今江西南昌)人。淳熙十四年进士,历仕吏部架阁、大理司直、江西抚干,性至孝,有节操,有诗集行世,其诗清婉流利,描绘却颇有情致。
猜你喜欢

苦吟

苦吟遂见诗锋锐,独乐宁思饮社豪。

别去性情生淡泊,老来风致长清高。

纷纷行李君休叹,琐琐乘田吾正劳。

争似扁舟碧江上,几回风物入秋毫。

(0)

中丞温伯杂端持正与其僚出祖正孺端伯于刘元忠宅某即席赋诗

蜀山想见去程兼,满眼春风别兴添。

光动酒船浮玉雪,味调羹鼎足梅盐。

竹枝堕影低垂砌,花叶吹香细入帘。

更欲稍留山简醉,应须少霁弱翁严。

(0)

和济叔兄书斋言志·其二

常因多病泣途穷,性命于今亦少通。

贵贱固宜常厥德,死生岂足动吾中。

游心自有诗书学,扶病须凭药石功。

否剥亦留归泰复,天时安得久屯蒙。

(0)

病中寄君时

可怜平生不堪处,未有一朝无病时。

患难寻常心欲折,尘埃四十发如丝。

倦游司马多闻友,现病维摩大导师。

筋力尚堪游乐在,不应空废百花期。

(0)

寄君时弟

正直多疑势易孤,官情时态近何如。

应知秋后无穷事,未得冬来第一书。

忆汝愁闻洞庭雁,作诗欲寄武昌鱼。

江湖此别何其久,日月居诸又岁除。

(0)

送施历城辩归常州

高人不受尘土侵,三年浙江藏何深。

久闲物理有相复,历城官事森成林。

乘时敛散逐十二,鞭挞逋负徒哀矜。

一杯相属未尝得,百亩归去将安能。

潜逃虽出知者后,黾勉尚见仁人心。

归期忽告三月尾,强留不顾千黄金。

河豚虽过鲈鳜在,粳稻正插风雨淫。

酒肴劳苦罄邻里,期会迫隘思僚朋。

山川吴越我所爱,扁舟佗日要追寻。

滞留未用便相诧,半年岁月行骎骎。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