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林非斋师师与羊城争立督战三水赴汨罗之召八首·其八》
《哭林非斋师师与羊城争立督战三水赴汨罗之召八首·其八》全文
明 / 谢元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穷忆登舟洒泣时,戾平斗极岱峰夷。

蒲牢自见鲸鱼震,璧马非为河伯麾。

日月每资豺貁力,卿公遑恤腐僵危。

凌翻海影残兵哭,剑履芒寒指发髭。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元汴所作的《哭林非斋师师与羊城争立督战三水赴汨罗之召八首》中的第八首。全诗以哀悼和缅怀的深情,表达了对林非斋师师的深切怀念。

首句“穷忆登舟洒泣时”,描绘了诗人回忆起林非斋师师最后一次乘船离别,泪流满面的情景,充满了悲伤与不舍。接着,“戾平斗极岱峰夷”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林非斋师师的离去如同天崩地裂,影响深远,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与哀悼之情。

“蒲牢自见鲸鱼震,璧马非为河伯麾”两句,运用典故,蒲牢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能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璧马是古代传说中的祥瑞之物。这两句意在表达林非斋师师的离去如同巨响震惊天地,又如同璧马一般,虽非直接为河伯(水神)指挥,却也彰显了他非凡的影响与地位。

“日月每资豺貁力,卿公遑恤腐僵危”两句,将林非斋师师比作日月,强调他在国家大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同时也暗示了他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同时,也表达了对林非斋师师在危难时刻仍能挺身而出的敬佩之情。

最后,“凌翻海影残兵哭,剑履芒寒指发髭”两句,通过描绘海浪翻腾、残兵哭泣的场景,以及剑履(官靴)上的寒霜映照着林非斋师师的胡须,进一步渲染了哀悼的氛围,表达了对林非斋师师英勇牺牲的深切哀悼与怀念。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象征与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林非斋师师的崇高敬意与深切哀思。

作者介绍

谢元汴
朝代:明

谢元汴(一六○五—?),字梁也,号霜崖。澄海人。口讷,寡言笑。性颖异,读书过目成诵,博通六经子史。南明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赴福州投唐王,授兵科给事中。以直忤郑芝龙,革职归里。南明永历二年(一六四八),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猜你喜欢

寄刘远夫

曾陪丹陛持霜简,共谪穷荒叹晚途。

江外相思前夜梦,河壖归到几封书。

行藏自分青山好,勋业番惊白发疏。

君在濠梁多乐事,人情观尽最知鱼。

(0)

春日游览近郭山水·其一

华春巳随处,逸兴若游仙。

忽到苍厓下,閒听万壑泉。

折麻思远道,濯耳仰高贤。

胜事双溪曲,重来咏采莲。

(0)

海市

四月潜阳达,云烟拍岛生。

无风能袅袅,匝水故盈盈。

恍惚灵仙驾,飘摇罨画城。

人心多想像,虚拟蜃为情。

(0)

山中秋宿

山行日易黑,况复连阴霏。

徒役困泥坂,夜火亦已微。

旅亭何萧索,供张以夙戒。

入门木叶下,秋虫响庭外。

偃息宵分中,霜露欺枕席。

何异彼兕虎,草旷率尔集。

乡梦长夜剧,悠悠渡江海。

故山千万重,忽复迷所在。

梦迷不自知,相思无已时。

衡阳雁过久,不见玉书回。

(0)

蜀中寄李宗易宫论

驱车西川道,幽胜一何偏。

江源下裔徼,峡势蹴高天。

我游形神适,宛宛飞云仙。

鸣琴答山水,志兴良可宣。

岁晏思故交,道拙怀高贤。

君从九霄居,阿阁华景悬。

养素回沕穆,陈力扶危颠。

十载隔山海,宿心念鹓鸾。

讵惜鱼锦字,慰此蹉跎年。

(0)

送客南还有感

遥望城南道,青青草色新。

春风生锦棹,时送楚江人。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