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一一一龙》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一一一龙》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池濯号成都,箨抽亦拟雏。

双蟠扶夏辇,五采负虞图。

致雨润千里,簇云分太湖。

霈恩声应捷,牲帛以时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龙的形象与功能,充满了神话色彩与象征意义。首先,“池濯号成都,箨抽亦拟雏”两句,以“濯”字生动地描绘了龙在水中嬉戏的情景,而“箨抽”则暗示着龙的幼态,整体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氛围。

接着,“双蟠扶夏辇,五采负虞图”两句,运用了双龙护卫的意象,象征着权威与保护,同时也体现了龙作为皇家象征的传统意义。“夏辇”代表了帝王的车驾,“虞图”则是古代帝王的画像,这两者都被龙所扶持,进一步强化了龙的神圣地位。

“致雨润千里,簇云分太湖”两句,则展现了龙的降雨能力,滋润大地,滋养万物,体现了龙对于自然界的巨大影响力,以及它在人们心中的神灵形象。“致雨”、“簇云”等词,形象地描绘了龙在天空中翻腾云海,引发雨水的壮观景象。

最后,“霈恩声应捷,牲帛以时趋”两句,表达了人们对龙的敬畏与崇拜之情。通过“霈恩”(大恩)和“牲帛”(祭品)的描述,展现了人们在特定节日或仪式上对龙进行祭祀的场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龙的描绘,不仅展现了龙的神秘与威严,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情感寄托,是清代宫廷文学中的一篇佳作。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省试日上崔侍郎四首·其四

方寸终朝似火然,为求白日上青天。

自嗟辜负平生眼,不识春光二十年。

(0)

宿诚禅师山房题赠二首·其一

宴坐白云端,清江直下看。

来人望金刹,讲席绕香坛。

虎啸夜林动,鼍鸣秋涧寒。

众音徒起灭,心在净中观。

(0)

送人登第东归

学古既到古,反求鉴者难。

见诗未识君,疑生建安前。

海畔岂无家,终难成故山。

得失虽由命,世途多险艰。

我皇追古风,文柄付大贤。

此时如为君,果在甲科间。

晚达多早贵,举世咸为然。

一夕颜却少,虽病心且安。

所居似清明,冷灶起新烟。

高情懒行乐,花盛仆马前。

归程不淹留,指期到田园。

香醪四邻熟,霜橘千株繁。

肯忆长安夜,论诗风雪寒。

(0)

别道者

自君入城市,北邙无新坟。

始信壶中药,不落白杨根。

如何忽告归,蕣华还笑人。

玉笙无遗音,怅望缑岭云。

(0)

兰昌宫

宫兰非瑶草,安得春长在。

回首春又归,翠华不能待。

悲风生辇路,山川寂已晦。

边恨在行人,行人无尽岁。

(0)

山寺看樱桃花题僧壁

楚寺春风腊尽时,含桃先坼一千枝。

老僧不语傍边坐,花发人来总不知。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