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手难分处,前车问板桥。
愁从风雨长,魂向别离销。
客路云兼树,妆楼暮与朝。
心旌谁复定,幽梦任摇摇。
执手难分处,前车问板桥。
愁从风雨长,魂向别离销。
客路云兼树,妆楼暮与朝。
心旌谁复定,幽梦任摇摇。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如英所作的《雨中送期莲生》,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送别时的哀愁与不舍。
首句“执手难分处”,直接点出了送别的场景,两人紧紧相握的手,预示着即将的分别,情感的沉重与不舍跃然纸上。接下来,“前车问板桥”一句,以问句的形式,将送别地点具体化为一座古老的板桥,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同时也暗示了离别的不易与艰难。
“愁从风雨长,魂向别离销。”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愁绪。风雨不仅渲染了离别的氛围,也象征着内心的波澜与痛苦。而“魂向别离销”则形象地表达了离别对心灵的摧残,仿佛灵魂在离别中逐渐消逝。
“客路云兼树,妆楼暮与朝。”这两句转而描写送别后的景象,客路之上,云与树交织,象征着远行的艰辛与未知;妆楼则代表了送别者所在的地方,日复一日,晨昏交替,时间的流逝与等待的漫长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最后,“心旌谁复定,幽梦任摇摇。”这两句直击人心,表达了送别后内心的动荡不安。心旌,即心神,这里指送别者的心灵状态;幽梦,暗指对未来的不确定与期待。这两句既是对离别后情感的深刻描绘,也是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将送别时的哀愁、不舍、期待与忧虑展现得淋漓尽致,是一首感人至深的离别诗。
狂沙入户春风颠,他乡度日如度年。
囊琴束书了不御,羁愁忽忽心茫然。
谢君惠我图一帧,西湖万里来穷边。
不知两眼困尘土,斗觉满座生云烟。
前年我亦曾游此,正值柳嫩花初妍。
舣舟处处寻古胜,孤山山下重流连。
逋翁已没梅鹤老,野桃蹊杏空㛹娟。
夜登湖楼更幽绝,明月恰挂山之巅。
枯桐一奏万籁息,平湖十顷波纹圆。
临风举酒吸清影,乃知人世别有天。
分无仙骨难久住,惟有清梦时相牵。
朅来西游真谬算,痴蚕自缚亦可怜。
春光九十过已尽,一花一草俱无缘。
得归茅屋愿亦足,此身敢望栖林泉。
羡君家居山水窟,百年相对真神仙。
何时暂脱尘俗累,许我来赋重游篇。
《徐夫人以西湖图见赠走笔谢之》【清·姚允迪】狂沙入户春风颠,他乡度日如度年。囊琴束书了不御,羁愁忽忽心茫然。谢君惠我图一帧,西湖万里来穷边。不知两眼困尘土,斗觉满座生云烟。前年我亦曾游此,正值柳嫩花初妍。舣舟处处寻古胜,孤山山下重流连。逋翁已没梅鹤老,野桃蹊杏空㛹娟。夜登湖楼更幽绝,明月恰挂山之巅。枯桐一奏万籁息,平湖十顷波纹圆。临风举酒吸清影,乃知人世别有天。分无仙骨难久住,惟有清梦时相牵。朅来西游真谬算,痴蚕自缚亦可怜。春光九十过已尽,一花一草俱无缘。得归茅屋愿亦足,此身敢望栖林泉。羡君家居山水窟,百年相对真神仙。何时暂脱尘俗累,许我来赋重游篇。
https://shici.929r.com/shici/eSKCj77.html
斗室堪容膝,翛然借一枝。
安居聊避俗,闭户好吟诗。
荆布频年惯,芦帘此日宜。
静中延弱体,江上动遥思。
薄宦愁谁谅,穷途恨独知。
危疆需保障,冷署重栖迟。
远道乡心切,深闺别泪垂。
离情无寄处,归梦有醒时。
岁暮忧怀抱,风霜入鬓丝。
小园春色近,花发是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