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金楼下路,小艇尚堪呼。
衰疾吾如此,湖山了不殊。
兴亡忽今昔,红绿自莲蒲。
近说迁渔户,穷鳞气稍苏。
涌金楼下路,小艇尚堪呼。
衰疾吾如此,湖山了不殊。
兴亡忽今昔,红绿自莲蒲。
近说迁渔户,穷鳞气稍苏。
诗人通过对涌金楼下路的描绘,展现了小艇在波涛中艰难前行的情景,“堪呼”表明即使是坚韧的小船,也在呼喊着前进的力量。这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用“衰疾吾如此”来比喻自己也如同这条小路般,遭遇困境而无法自拔。湖山之美,在于自然的不以人意改变得“了不殊”,这是诗人对自然永恒不变的一种赞美。
接下来的“兴亡忽今昔”表达了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而“红绿自莲蒲”则是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强盛的描写,即便是在沧桑变化中,莲藕之类的植物依然生机勃勃。
最后,“近说迁渔户,穷鳞气稍苏”中的“迁渔户”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同道中人的处境,而“穷鳞气稍苏”则表达了一种在困顿中仍能感受到一些灵魂慰藉的状态。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个人遭遇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蔡君始作皇华使,万里孤儿辞母去。
母儿相对两茫茫,越北燕南隔天地。
秋风慈母倚门时,屈指正是儿归期。
文章丹毂充闾闬,污走童妇相嗟咨。
入门拜母母大喜,蔡氏于今有贤子。
萱花堂上进霞卮,云母屏前具甘旨。
儿孙参差列成行,乡人争贺驱酒羊。
古云和气多致祥,蔡氏之福不可量。
我知蓬阆亦不远,只在君家之内苑。
登楼望平野,阡陌纷参差。
我稼日已长,我迹日与俱。
旬岁歉饥馑,一饱夫奚求。
灌园养疏拙,代耕非所希。
展书暇且读,古人有良谋。
孺子歌伐檀,渊明赋归来。
二君炳前脩,翛然舒我忧。
鹪鹩隐榆枋,蔚岑相为期。
虽无鹏鹄翔,可以远网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