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经结发妇随夫,细马驮来不用扶。
珍重证盟羊胛骨,定情昨夜在毡庐。
诵经结发妇随夫,细马驮来不用扶。
珍重证盟羊胛骨,定情昨夜在毡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结发为妇的女子与丈夫之间的深情厚谊。首句“诵经结发妇随夫”点明了女子的身份和她对丈夫的忠诚,通过诵读佛经表达内心的虔诚与对婚姻的尊重。接着,“细马驮来不用扶”则展现了女子的独立与坚强,即使是在远行或劳作时,也不需他人扶持,体现了她的自立自强。
“珍重证盟羊胛骨”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夫妻之间以羊胛骨为信物,郑重地立下誓言,象征着他们爱情的坚定与永恒。最后,“定情昨夜在毡庐”则将故事背景置于草原的毡庐之中,暗示了这对夫妇可能过着游牧的生活,而昨晚的定情时刻,则是他们情感交流的高潮,充满了浪漫与温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牧民生活中夫妻间深厚的情感,以及他们在艰苦环境中相互扶持、共同生活的美好画面。
阑干表立苍龙背,未负沧溟烟雨。
呼我盟鸥,与君游戏,湖山尽入樽俎。玲珑深处。
似湘皋闻瑟,佩环无数。
惊起鱼龙,化作西山云一缕。彩霞飞过何许。
天外玉笙杳,数峰清苦。
虚阁笼寒,檐牙飞翠,不受人间袢暑。新诗漫与。
仗酒祓清愁,林下真趣。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旧游地。重来旧事堪记。
钿车陌上动芳尘,晚风骤起。
杏花微雨近清明,暮烟遥挂天际。绿杨外,栏杆倚。
瓜皮小艇谁系。古城怅望寂无人,苔深故垒。
一奁翠浪湿斜阳,兴亡不管湖水。
地偏小隐远隔市。喜良宵、月照千里。■■■■■■。
祗高楼茗坐,依依相对。佳境疑在西湖里。
路转幽篁里,逶迤匝浅苔。
刺桐将合抱,香檨未成胎。
楼耸悬钟鼓,庭荒辟草莱。
烧檀飘户外,啼鸟傍林隈。
离德昭金殿,禅心悟劫灰。
虽多收败叶,渐欲变枯荄。
观射亭犹在,息机人未回。
无心溪水去,有意野云来。
残蕊风轻剪,寒炉火欲煤。
村烟空处渡,野色望中开。
谁展挥毫手,同倾瀹茗杯。
犹迟辞丈室,相顾两无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