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下第回值九日登坞土山访北庵上人》
《下第回值九日登坞土山访北庵上人》全文
明 / 徐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归家忽巳逢重九,聊向高山试一登。

舌在何为更问妇,荤除元不是求僧。

秋云隔水流数片,落叶依岩积几层。

话了出门月初上,岸芦汀菊也相应。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家后恰逢重阳节,于是他决定前往高山一游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感悟,同时也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

首联“归家忽已逢重九,聊向高山试一登”,开篇点题,既表达了诗人归家的喜悦,又巧妙地将时间背景设定为重阳节,暗示了节日的氛围。诗人决定趁着这难得的机会,前往高山一探,展现出他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

颔联“舌在何为更问妇,荤除元不是求僧”,这两句诗则转向了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生活琐事的反思,似乎在说,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不应过分拘泥于细节,而应该保持内心的纯净和自由。同时,通过“荤除”这一行为,诗人或许在暗示自己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而非仅仅局限于物质或宗教层面。

颈联“秋云隔水流数片,落叶依岩积几层”,这两句描绘了登山途中所见的自然美景。秋云、流水、落叶、岩石,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富有层次感的画面。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隐含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如同自然界的四季更替,人生的起伏变化也是一种常态。

尾联“话了出门月初上,岸芦汀菊也相应”,最后两句诗描绘了诗人下山时的情景。月升初上,夜幕降临,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种静谧而祥和的氛围之中。而“岸芦汀菊也相应”,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仿佛所有的生物都在回应着他的存在,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而美好的生态系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自然美的深深向往。它不仅是一次登山之旅的记录,更是诗人情感与自然、自我与外界之间对话的体现。

作者介绍
徐渭

徐渭
朝代:明   号:天池山人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521—1593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猜你喜欢

玄圃观春雪诗

同云遥映岭,瑞雪近浮空。

拂鹤伊川上,飘花桂苑中。

影丽重轮月,飞随团扇风。

还取长歌处,带曲舞春风。

(0)

泛舟横大江

大江修且阔,扬舲度回矶。

波中画鹢涌,帆上锦花飞。

舟移历浦月,棹举湿春衣。

王孙定若远,讵待送将归。

(0)

子夜四时歌.冬歌十七首·其十四

白雪停阴冈,丹华耀阳林。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0)

念佛三昧诗四首·其四

慨自一生,夙乏惠识。托崇渊人,庶藉冥力。

思转毫功,在深不测。至哉之念,主心西极。

(0)

讽谏诗

  肃肃我祖,国自豕韦,黼衣朱绂,四牡龙旂。彤弓斯征,抚宁遐荒,总齐群邦,以翼大商,迭披大彭,勋绩惟光。至于有周,历世会同。王赧听谮,实绝我邦。我邦既绝,厥政斯逸,赏罚之行,非由王室。庶尹群后,靡扶靡

  于赫有汉,四方是征,靡适不怀,万国逌平。乃命厥弟,建侯于楚,俾我小臣,惟傅是辅。兢兢元王,恭俭净一,惠此黎民,纳彼辅弼。飨国渐世,垂烈于后,乃及夷王,克奉厥绪。咨命不永,唯王统祀,左右陪臣,此惟皇

  如何我王,不思守保,不惟履冰,以继祖考!邦事是废,逸游是娱,犬马繇繇,是放是驱。务彼鸟兽,忽此稼苗,烝民以匮,我王以愉。所弘非德,所亲非悛,唯囿是恢,唯谀是信。睮々谄夫,咢咢黄发,如何我王,曾不是

嗟嗟我王,汉之睦亲,曾不夙夜,以休令闻!穆穆天子,临尔下土,明明群司,执宪靡顾。正遐由近,殆其怙兹,嗟嗟我王,曷不此思!

非思非鉴,嗣其罔则,弥弥其失,岌岌其国。致冰匪霜,致队靡嫚,瞻惟我王,昔靡不练。兴国救颠,孰违悔过,追思黄发,秦缪以霸。岁月其徂,年其逮耇,于昔君子,庶显于后。我王如何,曾不斯觉!黄发不近,胡不时监!

(0)

送泽天泉上人

湖外三天竺,溪边九里松。

禅心秋寺月,诗思晚林钟。

齐己名无敌,支郎说有宗。

京华同惜别,泽国几时逢。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