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家忽巳逢重九,聊向高山试一登。
舌在何为更问妇,荤除元不是求僧。
秋云隔水流数片,落叶依岩积几层。
话了出门月初上,岸芦汀菊也相应。
归家忽巳逢重九,聊向高山试一登。
舌在何为更问妇,荤除元不是求僧。
秋云隔水流数片,落叶依岩积几层。
话了出门月初上,岸芦汀菊也相应。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家后恰逢重阳节,于是他决定前往高山一游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感悟,同时也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
首联“归家忽已逢重九,聊向高山试一登”,开篇点题,既表达了诗人归家的喜悦,又巧妙地将时间背景设定为重阳节,暗示了节日的氛围。诗人决定趁着这难得的机会,前往高山一探,展现出他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
颔联“舌在何为更问妇,荤除元不是求僧”,这两句诗则转向了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生活琐事的反思,似乎在说,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不应过分拘泥于细节,而应该保持内心的纯净和自由。同时,通过“荤除”这一行为,诗人或许在暗示自己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而非仅仅局限于物质或宗教层面。
颈联“秋云隔水流数片,落叶依岩积几层”,这两句描绘了登山途中所见的自然美景。秋云、流水、落叶、岩石,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富有层次感的画面。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隐含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如同自然界的四季更替,人生的起伏变化也是一种常态。
尾联“话了出门月初上,岸芦汀菊也相应”,最后两句诗描绘了诗人下山时的情景。月升初上,夜幕降临,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种静谧而祥和的氛围之中。而“岸芦汀菊也相应”,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仿佛所有的生物都在回应着他的存在,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而美好的生态系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自然美的深深向往。它不仅是一次登山之旅的记录,更是诗人情感与自然、自我与外界之间对话的体现。
肃肃我祖,国自豕韦,黼衣朱绂,四牡龙旂。彤弓斯征,抚宁遐荒,总齐群邦,以翼大商,迭披大彭,勋绩惟光。至于有周,历世会同。王赧听谮,实绝我邦。我邦既绝,厥政斯逸,赏罚之行,非由王室。庶尹群后,靡扶靡
于赫有汉,四方是征,靡适不怀,万国逌平。乃命厥弟,建侯于楚,俾我小臣,惟傅是辅。兢兢元王,恭俭净一,惠此黎民,纳彼辅弼。飨国渐世,垂烈于后,乃及夷王,克奉厥绪。咨命不永,唯王统祀,左右陪臣,此惟皇
如何我王,不思守保,不惟履冰,以继祖考!邦事是废,逸游是娱,犬马繇繇,是放是驱。务彼鸟兽,忽此稼苗,烝民以匮,我王以愉。所弘非德,所亲非悛,唯囿是恢,唯谀是信。睮々谄夫,咢咢黄发,如何我王,曾不是
嗟嗟我王,汉之睦亲,曾不夙夜,以休令闻!穆穆天子,临尔下土,明明群司,执宪靡顾。正遐由近,殆其怙兹,嗟嗟我王,曷不此思!
非思非鉴,嗣其罔则,弥弥其失,岌岌其国。致冰匪霜,致队靡嫚,瞻惟我王,昔靡不练。兴国救颠,孰违悔过,追思黄发,秦缪以霸。岁月其徂,年其逮耇,于昔君子,庶显于后。我王如何,曾不斯觉!黄发不近,胡不时监!
《讽谏诗》【汉·韦孟】 肃肃我祖,国自豕韦,黼衣朱绂,四牡龙旂。彤弓斯征,抚宁遐荒,总齐群邦,以翼大商,迭披大彭,勋绩惟光。至于有周,历世会同。王赧听谮,实绝我邦。我邦既绝,厥政斯逸,赏罚之行,非由王室。庶尹群后,靡扶靡 于赫有汉,四方是征,靡适不怀,万国逌平。乃命厥弟,建侯于楚,俾我小臣,惟傅是辅。兢兢元王,恭俭净一,惠此黎民,纳彼辅弼。飨国渐世,垂烈于后,乃及夷王,克奉厥绪。咨命不永,唯王统祀,左右陪臣,此惟皇 如何我王,不思守保,不惟履冰,以继祖考!邦事是废,逸游是娱,犬马繇繇,是放是驱。务彼鸟兽,忽此稼苗,烝民以匮,我王以愉。所弘非德,所亲非悛,唯囿是恢,唯谀是信。睮々谄夫,咢咢黄发,如何我王,曾不是嗟嗟我王,汉之睦亲,曾不夙夜,以休令闻!穆穆天子,临尔下土,明明群司,执宪靡顾。正遐由近,殆其怙兹,嗟嗟我王,曷不此思!非思非鉴,嗣其罔则,弥弥其失,岌岌其国。致冰匪霜,致队靡嫚,瞻惟我王,昔靡不练。兴国救颠,孰违悔过,追思黄发,秦缪以霸。岁月其徂,年其逮耇,于昔君子,庶显于后。我王如何,曾不斯觉!黄发不近,胡不时监!
https://shici.929r.com/shici/5WsU1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