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寺·其一》
《山寺·其一》全文
清 / 丘逢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秋来何处托吟鞭,古寺寻碑踏暝烟。

柳外断霞峰十二,花间凉月界三千。

西流星汉临高塔,南戒云山倚梵天。

风定相轮铃不语,下方人望佛灯然。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丘逢甲的《山寺(其一)》,描绘了秋日游历山寺的景象。首句“秋来何处托吟鞭”,表达了诗人将情感寄托于秋日游历,寻找灵感的意愿。接下来,“古寺寻碑踏暝烟”写诗人步入古寺,在暮色中探寻碑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柳外断霞峰十二,花间凉月界三千”两句,通过描绘远处峰峦被夕阳余晖染红,以及近处花丛中凉月升起的景象,展现出山寺周围的自然风光,给人以开阔而深远的感觉。

“西流星汉临高塔,南戒云山倚梵天”一句,借由西边的流星划过夜空和南方的佛塔映衬着云山,进一步渲染了山寺的崇高与神圣。

最后,“风定相轮铃不语,下方人望佛灯然”两句,描绘了风停后寺庙中的风铃静默无声,下方的人们凝视着佛灯,传递出一种静谧与虔诚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敬畏和内心的沉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山寺的景色,寓情于景,富有禅意,展现了丘逢甲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与宗教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丘逢甲

丘逢甲
朝代:清   字:仙根   号:蛰庵   籍贯:南武山   生辰:1864年~1912年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祖籍广东镇平(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猜你喜欢

东园·其一

斜照明明射竹篱,桑阴翳翳麦蛾飞。

萧条一径无来辙,时见羸牛引犊归。

(0)

夏日山居·其八

门外溪行碧玉,林梢日堕黄金。

好景莫愁吟尽,会看月出遥岑。

(0)

题王允中至乐堂

颜巷虽贫乐有馀,箪瓢终不换金珠。

长安大第连云起,还有君家此乐无。

(0)

蹇翁待制挽歌词

仕宦声名四十年,归心日夜望林泉。

文移竟负登山屐,笺记空随过海船。

花坞夕阳今逝矣,锦江春色谩依然。

传家况有珠玑在,会向人间月夜圆。

(0)

题适南亭呈程给事二首·其二

参陪初见剪蒿莱,顷刻疏红户牖开。

贺老湖光浮枕簟,梅家山色染楼台。

翠微已借云根筑,青琐仍供月影来。

闻说紫泥追诏近,使星躔次傍三台。

(0)

赠慈觉大师

讲花天散坠,醉草客争收。

明月来相识,孤云学自由。

隙曛穿薄暮,檐溜滴高秋。

不锁西窗梦,名山有旧游。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