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林子中见寄》
《次韵林子中见寄》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飘零洛社数遗民,诗酒当年困恶宾。

元亮本无适俗韵,孝章要是有名人。

蒜山小隐虽为客,江水西来亦带岷。

卷却西湖千顷葑,笑看鱼尾更莘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línzhōngjiàn
sòng / shì

piāolíngluòshèshùmínshījiǔdāngniánkùnèbīn

yuánliàngběnshìyùnxiàozhāngyàoshìyǒumíngrén

suànshānxiǎoyǐnsuīwèijiāngshuǐ西láidàimín

juànquè西qiānqǐngfēngxiàokànwěigèngshēnshēn

注释
飘零:流离失所。
洛社:洛阳社团。
遗民:仅存的人。
恶宾:恶劣的宾客。
元亮:陶渊明。
适俗韵:迎合世俗的气质。
孝章:孔融。
有名:有名声。
蒜山:隐居之地。
小隐:微小的隐居。
江水西来:江水从西边流来。
岷:岷江。
卷却:卷起。
西湖:西湖上的杂草。
莘莘:众多。
翻译
在流离失所的洛阳社团中,我们是仅存的几人,当年的生活靠着诗酒度过,面对那些恶劣的宾客。
陶渊明本性不迎合世俗,像孔融那样是个有名的才子。
虽然我隐居蒜山,身份是过客,但江水西来,也带来了岷江的气息。
如果能卷起西湖的千顷杂草,我会笑着看那越来越多的鱼儿。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悠然的情怀。"飘零洛社数遗民,诗酒当年困恶宾"两句,通过对旧日繁华已成往事的回忆,以及曾经与友人共同享受诗酒乐趣而现在却感到不适应世俗生活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环境的不满。

"元亮本无适俗韵,孝章要是有名人"这两句,则通过提及历史上的文学巨匠,如司空图、颜真卿(元亮)和孔子弟子孔伋(孝章),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有才华之人的认同,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己的个性与众不同,不愿随波逐流。

"蒜山小隐虽为客,江水西来亦带岷"两句,借助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尘世的愿望。蒜山可能是指诗人心中理想的隐居之地,而江水则象征着永恒和流动,"带岷"则可能暗示着即便是在旅行中,也能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好。

最后两句"卷却西湖千顷葑,笑看鱼尾更莘莘"则是对美好景致的一种享受。诗人通过卷起西湖之水中的荷花,观赏其中游动的鱼儿,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心旷神怡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历史文化的借鉴,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塑造了一个既有才华又独立不羁的诗人形象,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由生活方式的向往。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续五子篇·其三岭南黎民表

昔余客招提,黄鹄为徘徊。

五子临乖隔,黎生翩然来。

方响入丝桐,所奏靡不谐。

濩落金马门,骊龙狎其颏。

非无蛾眉妒,隐酒不见猜。

和光同其尘,老氏我所推。

(0)

送舍弟敬美北上·其二

方舟遵枉渚,落日上征衣。

离筵启方序,吾弟感仳离。

愚哲虽异规,畴不慕昌期。

哲者任其劳,愚者食其贻。

上有晨昏奉,下有伏腊资。

偃仰恒一编,耕钓不失时。

子其宁尔怀,余处良以怡。

(0)

迫檄首路拟再陈情感怀有作

山公援侍中,实以世交故。

周子怨都亭,知为一官误。

余本解宦人,岩薮焉能固。

况兹回光瞩,差用洗沈愫。

栖迟犹二始,踯躅当三辅。

孟门苟已出,康庄知前骛。

款段终在枥,谁为讥蹇步。

铅刀冀一割,锋锷恐非故。

巨痛时磔心,深忧恒栖嗉。

露款一申言,皇览不反顾。

陨涕别亲慈,含辛首前路。

嗣章倘见俞,改服还韦布。

(0)

自青诗·其八

小道可观,致远则非。从臾如流,狂张若驰。

嶭彼乔山,蹇拟陟之。爚彼烈炎,徒思炙之。

(0)

江南弄

江南百花百般香。江南少娃百样妆。

百端撩人百念狂。百念狂,殊未已。千欢尽,万恨起。

(0)

登楼曲

登高欲穷趣,眺望反伤神。

方悟冶游子,无地不宜人。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