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蕊留春色,桐阴散晓寒。
披衣风料峭,步屧露阑干。
白絮参禅定,青梅解渴酸。
雨馀山一带,树杪日三竿。
讵敢耽閒适,常怀致治安。
乾乾惟自省,此志倩谁宽。
药蕊留春色,桐阴散晓寒。
披衣风料峭,步屧露阑干。
白絮参禅定,青梅解渴酸。
雨馀山一带,树杪日三竿。
讵敢耽閒适,常怀致治安。
乾乾惟自省,此志倩谁宽。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清晨的宁静与生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充满自然之美的画面。首句“药蕊留春色”,巧妙地将春天的色彩融入初夏的景象中,暗示着生命力的延续。接着,“桐阴散晓寒”一句,通过桐树的阴影驱散清晨的寒意,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温暖。
“披衣风料峭,步屧露阑干”描绘了诗人晨起时的场景,轻风拂面,露水沾衣,透露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息。接下来,“白絮参禅定,青梅解渴酸”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白絮与青梅分别象征内心的平静与物质的满足,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雨馀山一带,树杪日三竿”则通过雨后的山景和日光洒在树梢的情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最后,“讵敢耽閒适,常怀致治安。乾乾惟自省,此志倩谁宽”表达了诗人虽享受闲适,但心系国家安定,自我反省,追求更高远的目标,展现出其深沉的责任感和高尚的情操。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初夏清晨的自然美景,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晓起玉瓶,冰欲冻、双耳料应难热。
落尽梨花,不见梅开,春意为谁铺设。
种莲陆地难成藕,蒲作剑、刺人无血。
春蚕死、丝肠抽尽,茧儿才结。料得薄情顿撇。
便勉强温存,也无欢悦。
多少工夫,绣就鸳鸯,忍把金针轻拆。
人如古镜久沉埋,销磨了、暗中年月。
却教我、怎地破他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