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重凋零劫后身,人间还遇可怜春。
和霜和月犹前日,争柳争花非此辰。
睥睨青天悲寂历,淹留丹巘赏嶙峋。
双飞燕子来何暮,不见琼田万顷新。
珍重凋零劫后身,人间还遇可怜春。
和霜和月犹前日,争柳争花非此辰。
睥睨青天悲寂历,淹留丹巘赏嶙峋。
双飞燕子来何暮,不见琼田万顷新。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诗人王夫之的《残雪(其二)》,它以凋零的景象和春天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劫后余生的感慨。首句“珍重凋零劫后身”,写出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沉痛反思,经历磨难后的小心翼翼。次句“人间还遇可怜春”则传递出在艰难中寻觅一丝生机的情感。
接下来,“和霜和月犹前日,争柳争花非此辰”通过描绘霜月与春花的对比,暗示了时移世易,美好的事物不再属于当前的境遇。诗人眼中,过去的宁静与繁华已不复存在,只剩下孤独与凄凉。“睥睨青天悲寂历”表达出诗人仰望天空时的孤寂与哀伤,而“淹留丹巘赏嶙峋”则寓言自己在险峻的山岩间徘徊,寻求心灵的慰藉。
最后两句“双飞燕子来何暮,不见琼田万顷新”,以燕子晚归和想象中的琼田(仙境)新貌,进一步渲染了物是人非的落寞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王夫之独特的文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