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古烟波后世楼,教人欢喜耐人愁。
新词才子情深浅,付与双鬟试啭喉。
前古烟波后世楼,教人欢喜耐人愁。
新词才子情深浅,付与双鬟试啭喉。
这首诗《见诸君作莫愁湖棹歌戏拟四首(其四)》由清代诗人姚鼐所作,巧妙地描绘了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对比与交融。
首句“前古烟波后世楼”,以“烟波”象征着历史的悠远与自然的宁静,而“后世楼”则代表了人类文明的建筑与繁华。这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也暗示了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这里的“教人欢喜耐人愁”,表达了对这种对比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历史长河中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人类活动带来变化的感慨。
接下来,“新词才子情深浅,付与双鬟试啭喉”两句,将话题转向了文学与艺术。这里“新词”指的是现代的诗歌或歌曲,而“才子”则是指创作这些作品的文人。通过“情深浅”的提问,诗人探讨了情感表达的深度与广度,以及艺术作品如何传达复杂的情感。同时,“付与双鬟试啭喉”则形象地描绘了年轻女子吟唱的情景,既是对传统艺术形式的赞美,也是对青春活力与美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与现代、自然与人文、情感与艺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历史、自然和文化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也体现了对现代生活的关注与反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作品。
铜荷融烛泪,金兽啮扉环。兰堂春夜疑,惜更残。
落花风雨,向晓作轻寒。
金龟朝早,香衾馀暖,殢娇由自慵眠。
小鬟无事须来唤,呵破点唇檀。回身还、却背屏山。
春禽飞下,帘外日三竿。
起来云鬓乱,不妆红粉,下阶且上秋千。
古人不可见,古人琴可弹。
弹为古曲声,如与古人言。
琴声虽可听,琴意谁能论。
横琴置床头,当午曝背眠。
梦见一丈夫,严严古衣冠。
登床取之坐,调作南风弦。
一奏风雨来,再鼓变云烟。
鸟兽尽嘤鸣,草木亦滋蕃。
乃知太古时,未远可追还。
方彼梦中乐,心知口难传。
既觉失其人,起坐涕汍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