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云兴于山》
《云兴于山》全文
宋 / 苏洵   形式: 四言诗

云兴于山,霿霿为雾。匪山不仁,天实不顾。

山川我享,为我百诉。岂不畏天,哀此下土。

班班鸤鸠,谷谷晨号。天乎未雨,余不告劳。

谁为山川,不如羽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únxīngshān
sòng / xún

yúnxīngshānméngméngwèi

fěishānréntiānshí

shānchuānxiǎngwèibǎi

wèitiānāixià

bānbānshījiūchénhào

tiānwèigàoláo

shuíwèishānchuānmáo

注释
霿霿:形容雾气浓厚的样子。
匪:非,不是。
享:享用,享受。
班班:形容鸟叫声。
谷谷:拟声词,形容鸟叫声。
告劳:告知疲劳,表达劳累。
羽毛:比喻微小的事物或力量。
翻译
云雾在山间升起,浓厚如烟。并非山不仁慈,而是天意并未顾及。
我享用着山川,它们向我倾诉百般苦衷。我岂能不怕天,怜悯这大地的困苦。
斑斑鸤鸠鸟,清晨在山谷中鸣叫。天啊还未下雨,我却已感到疲惫。
谁能比得过山川,它们连羽毛都比不上我的忧虑。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云兴于山,霿霿为雾"一句,以动人的笔触勾勒出山中云气蒸腾、弥漫成雾的情景,给人以宏伟壮观的感受。紧接着"匪山不仁,天实不顾"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无情变化的深刻领悟,同时也反映出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

"山川我享,为我百诉"一句中,“享”字用得极妙,既有享受之意,又寓含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交流。这里的“为我百诉”,则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大自然对话的写照,展现了诗人对山川自然景物的深切情感。

"岂不畏天,哀此下土"一句,表达出诗人对于上苍的敬畏和对这片土地的哀伤。这里“岂不”用得恰到好处,既有疑问之意,又带着无限感慨。

接下来"班班鸤鸠,谷谷晨号"则是通过描写鸟鸣声响起,生动地展现了早晨山林中的生机与活力。这里的“班班”、“谷谷”都是拟声词,用以模仿鸟鸣之声,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天乎未雨,余不告劳"一句中,“天乎”用得极富有情感,表达出诗人对于自然界不可预测变化的无奈与感慨。这里的“未雨”,则是对即将到来的风雨的预感到之担忧。

最后"谁为山川,不如羽毛"一句,则是诗人通过对比山川和羽毛,表达了对自然永恒不变与人类渺小无常命运的深刻感悟。这里“谁为”用得含蓄,既有疑问之意,又寓含了诗人的自我反思。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描绘山川云雾、鸟鸣声响等自然景象和生态现象,以及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哀伤情感,展现出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理。

作者介绍
苏洵

苏洵
朝代:宋   字:明允   生辰:1009年-1066年

苏洵(1009年-1066年),北宋文学家,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猜你喜欢

元夕后一夜与诸子话别

三城细雨散春灯,半榻疏钟对好朋。

岐路恰逢青眼客,故山将返白头僧。

光摇冷幌风欺烛,响落层崖夜堕冰。

回首林泉发幽兴,一声长啸忆孙登。

(0)

涅槃台

到处溪山尽解颐,一台终日对崔嵬。

閒身静坐三生石,老眼频看八字碑。

饮水自知无冷暖,磨砖谁复见须眉。

涅槃道者今何去,龙卧澄潭似旧时。

(0)

归途寄李苍水何古钱

信道尘中不见尘,波波犹自说閒身。

故山未返同为客,中道何堪更别人。

几欲兼程将禁夏,因贪良晤忽经春。

归装剩有诗篇在,吟向轻车字字新。

(0)

抵西宁宿翠林庵与秋霜本源二师乡人冼云中夜话

閒云西并片帆飞,路入东林为蕨薇。

曲径日斜行子至,隔山斋罢老僧归。

班荆有客同乡水,洗钵何人话翠微。

今夜无弦弹得好,月轮刚照十三徽。

(0)

咏莲漏限韵·其一

圆音入清梵,池上有人来。

刻作千华漏,承将九品台。

细微通白业,馀润及青苔。

莫道无源委,坳堂水一杯。

(0)

李雪峰过寺约游中宿老病为辞别后见寄用韵赋答并寄张子白·其二

渐与烟霞密,都忘城市疏。

浮生寄云水,一宿即蘧庐。

似有安身地,还同借宅居。

行藏劳见读,风急鹤飞徐。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