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兼富寿与多男,最是君家乐且耽。
百岁光阴甫强半,一楼花萼渐成三。
冈陵颂溢安仁赋,龙凤名高浚仲谈。
不尽犀钱娱燕喜,桂丛偏近菊花潭。
谁兼富寿与多男,最是君家乐且耽。
百岁光阴甫强半,一楼花萼渐成三。
冈陵颂溢安仁赋,龙凤名高浚仲谈。
不尽犀钱娱燕喜,桂丛偏近菊花潭。
此诗《寿潘子迁五十并举第三子》由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以赞美寿宴上潘子迁五十大寿,并添得第三子的喜悦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展现了对潘子迁家庭幸福美满生活的赞美。
首句“谁兼富寿与多男”,开篇即点出主题,赞美潘子迁不仅长寿,还子孙满堂,是人生之大幸。接着“最是君家乐且耽”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潘家的欢乐氛围,乐在其中,难以自拔。
“百岁光阴甫强半,一楼花萼渐成三”两句,巧妙地将时间与家族繁衍相联系,以“百岁光阴”象征生命的长度,“强半”则暗示已过半生,而“一楼花萼”则暗喻家族的繁盛,从“三”字可见已有三代同堂,预示着家族的兴旺。
“冈陵颂溢安仁赋,龙凤名高浚仲谈”两句,引用典故,以“安仁赋”和“浚仲谈”来赞颂潘家的名声与荣耀,其中“龙凤”更是寓意家族的显赫与吉祥。
最后,“不尽犀钱娱燕喜,桂丛偏近菊花潭”两句,以犀钱(古代的一种货币)形容礼物的珍贵,燕喜(燕子的叫声,象征欢愉)描绘宴会的热闹,而“桂丛”与“菊花潭”则分别代表了家族的繁荣与长寿,寓意潘家不仅富贵,更有着长久的幸福与健康。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生动地描绘了潘家寿宴的盛况以及对潘子迁及其家庭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对于家庭和谐、长寿富贵的向往与追求。
晓色朦胧,佳色在、黄堂深处。
记当日、霓旌飞下,鸾翔凤翥。
兰省旧游隆注简,竹符新剖宽忧顾。
有江南、千里好溪山,留君住。牙板唱,花裀舞。
云液滑,霞觞举。顾朱颜绿鬓,年年如许。
见说相门须出相,何时再筑沙堤路。
看便飞、丹诏日边来,朝天去。
压倒群芳,天赋与、十分秾艳。
娇嫩处、有情皆惜,无香何慊。
恰则才如针粟大,忽然谁把胭脂染。
放迟开、不肯婿梅花,羞寒俭。时易过,春难占。
欢事薄,才情欠。觉芳心欲诉,冶容微敛。
四畔人来攀折去,一番雨有离披渐。
更那堪、几阵夜来风,吹千点。
比如去岁前年,今朝差觉门庭静。
玉轴锦标无一首,知道先生远佞。
假使文殊,携诸菩萨,来问维摩病。
无花堪散,亦无香积斋衬。
回首雪浪惊心,黄茅过顶,瘴毒如炊甑。
山鬼海神俱长者,饶得书生穷命。
不慕飞仙,不贪成佛,不要钻天令。
年年今日,白头母子家庆。
橐泉梦断夜初长。别馆凄凉。
细思二十年前事,叹人琴、已矣俱亡。
改尽潘郎鬓发,消残荀令衣香。多年布被冷如霜。
到处同床。箫声一去无消息,但回首、天海茫茫。
旧日风烟草树,而今总断人肠。
君家两诗人,诗名满天地。
大者扶宿酲,入论金銮事。
小者乘天风,去草玉楼记。
却后五百年,之子岂苗裔。
奈何不神仙,亦复未富贵。
抱瑟诸公门,索米长安市。
仙曹寄江干,吏隐适吾愿。
西轩馆梅友,屋老狸鼠觇。
坐令高世姿,不耐尘网罥。
殷勤数问讯,馀力稍营缮。
八窗敞虚明,孤标对老健。
伫立惨澹中,恍觉容采绚。
天风发奇芬,霜月泼冷艳。
官卑苟逃责,交淡日相见。
冻摇哦诗吻,坚作忍饥面。
痴顽信可怜,无取复奚羡。
村醪未必佳,苦味且耐咽。
洗盏寿亲尊,春和元不欠。
勿竞桃李场,恐为吾友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