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扉长掩石林幽,林外寒溪汩汩流。
老凤无心横碧汉,高云何意落沧洲。
天王侧席兵戈日,柱史閒居草树秋。
二十年来耽著述,不知华发为谁忧。
野扉长掩石林幽,林外寒溪汩汩流。
老凤无心横碧汉,高云何意落沧洲。
天王侧席兵戈日,柱史閒居草树秋。
二十年来耽著述,不知华发为谁忧。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别业的自然之美与主人内心的宁静。首联“野扉长掩石林幽,林外寒溪汩汩流”以“长掩”的野扉和“石林幽”开篇,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隐逸自得的氛围,紧接着“林外寒溪汩汩流”则引入了动态的水声,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颔联“老凤无心横碧汉,高云何意落沧洲”运用拟人手法,将“老凤”与“高云”赋予情感,前者“无心横碧汉”,后者“何意落沧洲”,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颈联“天王侧席兵戈日,柱史閒居草树秋”对比鲜明,上句“天王侧席兵戈日”描绘了国家动荡不安的景象,下句“柱史閒居草树秋”则展现了诗人自己在秋日里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这种对比不仅凸显了诗人的超然物外,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尾联“二十年来耽著述,不知华发为谁忧”表达了诗人二十年来专注于文学创作,岁月流逝,白发苍苍,却无须为世俗忧虑,体现了其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内心的平和。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心境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坚持。
明霞回雨霁秋空。
笑难逢。
步城东。
直上翠微,客有可人同。
回首向来轻节序,筋力异,心犹在,愧鬓蓬。
悲年冉冉江滚滚。
骑台平,蒋陵冷。
天高年晚,山河险,烟雾冥濛。
一幅乌纱,闲著傲西风。
古往今来只如此,便潦倒,渺乾坤,醉眼中。
正落花时节,憔悴东风,绿满愁痕。
悄客梦惊呼伴侣,断鸿有约,回泊归云。
江空共道惆怅,夜雨隔篷闻。
尽世外纵横,人间恩怨,细酌重论。
叹他乡异县,渺旧雨新知,历落情真。
匆匆那忍别,料当君思我,我亦思君。
人生自非麋鹿,无计久同群。
此去重销魂,黄昏细雨人闭门。
素姬初宴瑶池,佩环误落云深处。
分香华井,洗妆湘渚,天姿淡泞。
碧盖吹凉,玉冠迎晓,盈盈笑语。
记当时乍识,江明夜静,只愁被、婵娟误。
几点沙边飞鹭。
旧盟寒、无迷烟雨。
相思未尽,纤罗曳水,清铅泣露。
玉镜台空,银瓶绠绝,断魂何许。
待今宵试探,中流一叶,共凌波去。
秋涛欲涨西陵渡,江亭晓来雄观。
帝子吹笙,洛妃起舞,应喜蓬宫仙诞。
斗墟东畔。
望缥缈星槎,来从河汉。
明月楼台,绣筵重启曼桃宴。
庄椿一树翠色,五枝芳桂长,金蕊玉干。
自笑狂疏,尊前起寿,不似卫郎温润。
一卮泛满。
羡彭泽风流,醉巾长岸。
老圃黄花,清香宜岁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