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不寐二首·其一》
《不寐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凭书作睡媒,夜窗危坐乱书堆。

甫从安乐窝移去,又向华胥国遣回。

转枕易如炊斗黍,据梧听彻奏□□。

□□□□东方白,仍取残编更阖开。

(0)
注释
凭书:依靠书信。
作睡媒:作为入睡的媒介。
夜窗:夜晚的窗户。
危坐:端正地坐着。
乱书堆:堆积的书籍。
甫:刚刚。
安乐窝:舒适的休息处。
移去:离开。
华胥国:传说中的理想国。
遣回:送往。
转枕:辗转反侧。
易如:如同。
炊斗黍:煮熟小米。
据梧:倚着梧桐。
奏:演奏。
东方白:东方开始发白。
残编:剩下的书页。
阖开:合上翻开。
翻译
依靠书信作为入睡的媒介,夜晚在窗户边坐着,周围堆满了书籍。
刚刚从舒适的休息处离开,又被送往梦境般的华胥国。
辗转反侧如同煮熟小米般容易,倚着梧桐树倾听直到曲终。
天已破晓,东方渐白,我仍然拿起剩下的书页翻阅。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夜不能寐,徘徊书海之情的诗。开头两句“□□凭书作睡媒,夜窗危坐乱书堆”描绘出诗人依靠书籍以助眠意,却坐在昏暗的窗前,四周是杂乱无章的书籍,显示了诗人的书房环境和其徜徉不息的学习状态。接着“甫从安乐窝移去,又向华胥国遣回”两句则通过对古代传说中仙境安乐窝与华胥国的提及,表达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逃避现实的愿望。

下片“转枕易如炊斗黍,据梧听彻奏□□”中的“转枕”指的是翻动枕头,“炊斗黍”则是用来比喻夜深人静之时,诗人的思绪如同炊黍般翻腾不定。最后两句“□□□□东方白,仍取残编更阖开”表达了诗人即使天已亮转,但依旧沉浸在书籍中,不忍释手。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阅读生活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超脱现实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展现出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唐多令.衰草和穗平

扫断马蹄痕。消凝油壁尘。剪红心、霜讯催频。

一道玉钩斜畔路,已无意,斗罗裙。浓绿镇迷人。

兰苕凄古春。换年年、冷戍荒屯。

泪噀西风原上火,怕犹有,未招魂。

(0)

生查子·其一

晨莺不住啼,故唤愁人起。

无力晓妆慵,闲弄荷钱水。

欲呼女伴来,斗草花阴里。

娇极不成狂,更向屏山倚。

(0)

菩萨蛮·其一

约郎共会西厢下。娇羞竟负从前话。不道一暌违。

佳期难再期。郎君知我愧。故把书相诋。

寄语不须慌。见时须打郎。

(0)

番禺调笑·其七蒲涧

佳节。初春月。飞盖倾城尊俎列。安期驾鹤朝金阙。

丹灶分留岩穴。山中花笑秦皇拙。祠殿荒凉虚设。

(0)

游滁山二十咏·其十三十九日游琅琊寺

光烟一缕导游心,回马盘纡出秀深。

庶子泉流寒石动,玉皇殿倚碧霄临。

(0)

宛在堂中即事·其一

丘壑方求位置,烟霞遂结居诸。

莫云此日关闭,茅径今朝手锄。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