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色已西沈。宿鸟栖林。夕阳西落下山行。
到得归来人寂寂,黯自消魂。灯下漫沈吟。
往事推评。窥窗明月一钩痕。
心念蓬山何处是,梦里追寻。
日色已西沈。宿鸟栖林。夕阳西落下山行。
到得归来人寂寂,黯自消魂。灯下漫沈吟。
往事推评。窥窗明月一钩痕。
心念蓬山何处是,梦里追寻。
这首《浪淘沙》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归家后的思绪与感受。开篇“日色已西沈。宿鸟栖林。”以自然景象的变换引入,日落西山,鸟儿归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氛围。接着“夕阳西落下山行。到得归来人寂寂,黯自消魂。”描述了诗人独自一人归家的情景,夕阳余晖映照下的山行之路,归家后四周的寂静与内心的哀愁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沉的孤独感。
“灯下漫沈吟。往事推评。”转而写入室内,灯火昏黄之下,诗人开始回忆与反思过往的经历,这种沉吟不仅仅是对往事的回味,更包含了对人生、对自我认知的深入思考。最后,“窥窗明月一钩痕。心念蓬山何处是,梦里追寻。”以窗外的一弯明月作为意象,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某种理想或目标的追求,无论是现实中的“蓬山”还是梦境中的追寻,都表达了诗人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以及在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徘徊与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归家后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个人经历的反思,更有对理想追求的渴望,体现了清代文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刻。